会员注册 登录
西安钓鱼论坛 返回首页

我是老麻雀的个人空间 http://bbs.xafish.com/?4304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四)

已有 483 次阅读2009-11-28 23:27 |

14武昌副沙鳅 鳅科

Parabotia banarescui (Nalbant)

颐下无钮状突起。须3对,口角须短。眼下刺分叉。颊部被细鳞。腹鳍未端后伸到达或超过肛门。肛门位于腹鳍基与臀鳍起点间的中点之前。

小型鱼类。生活于江湖底层。分布于长江中游。

15漓江副沙鳅 鳅科

Parabotia lijiangensis Chen

吻长与眼后头长相等。眼径等于或小于眼间距。眼下刺分叉,未端达到或稍超过眼中央。颐部无突起。须3对;口角须长度稍短于眼径。颊部具鳞。腹鳍未端达到肛门。尾柄较高。

小型鱼类。生活于江河底层。分布于漓江和湘江上游。
 

 
16长薄鳅 鳅科

Leptobotia elongata (Bleeker)

(花鱼、花斑鳅)

体长,侧扁。头长而尖。颐下无钮状突起。须3对。眼很小。眼下刺不分叉。体侧具5~8条垂直带纹或不规则斑纹。

生活于江河底层,性凶猛,主食小鱼。是鳅科鱼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最大可长至5~6市斤,具有捕捞价值。分布于长江上游。

17紫薄鳅 鳅科

Leptobotia taeniaps (Sauvage)

颐下无钮状突起。须3对。眼很小,眼间距与眼径之比大于2.5倍。眼下刺不分叉。体侧具蠕虫形花纹。

个体小,数量不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

18 红唇薄鳅 鳅科

Leptobotia rubrilaris (Dabry)

颐下有1对钮状突起。须3对。眼下刺不分叉。腹鳍未端超过肛们,体色变化较大,全身具不规则的斑块,或仅背部具斑纹,或全身无斑纹而呈褐色。

栖息在江河底层。个体不大。为长江上游干、支流的常见鱼类。
 

19衡阳薄鳅 鳅科

Leptobotia hengyangensis Huang et Zhang

(花泥鳅)

颐下无钮状突起。须3对。背鳍起点约位于吻端至最后一个鳞片问的中点。背部自吻端至尾柄未端具7~8个大黑斑。肛门位于腹鳍至臀鳍问的中点,腹鳍未端超过肛门。

底层小型鱼类,数量少。分布于湘江上游。
 

 

20短体条鳅 鳅科

Nemachilus potaneni Gunther

体圆筒形,尾部侧扁。尾柄上皮褶棱发达。尾柄高稍大于或等于尾柄长。头宽远超过头高、上、下颌具角质。须3对,无眼下刺。背鳍起点位于体中部。尾鳍截形。肛门靠近臀鳍起点。

生活于石底河溪浅水处。个体小,体长通常在100毫米以下。分布于长江上游各支流。
 

 

21中华花鳅 鳅科

Cobitis sinensis Sauvage et Dabfy

(花泥鳅)

须4对,眼下刺分叉。侧线不完全。背鳍起点距吻端与至尾鳍基距离相等。尾柄较短,尾鳍稍圆或平截。体侧沿纵轴有10~15个斑块,尾鳍基上侧具一黑斑。

小型底栖鱼类,生活于江河水流缓慢处。以食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及藻类为主。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江河。
 

22大斑花鳅 鳅科

Cobitis macrostigma Dabry

(花泥鳅)

须4对。眼下刺分叉。侧线不完全。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尾柄较长,尾鳍后缘平截或稍圆。体侧沿纵轴有6~9个较大的略呈方形的斑块,尾鳍基具一黑斑。

底栖鱼类。生活在江河、湖泊的浅水区。个体小,数量不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
 

23泥鳅 鳅科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

(鳅)

须5对,最长口须后伸到达或稍超过眼后缘。无眼下刺。鳞小,埋于皮下。尾柄。上皮褶棱低,与尾鳍相连。尾柄长大于尾柄高。尾鳍圆形。肛门靠近臀鳍。

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人泥中潜伏。以各类小型动植物为食。分批产卵,繁殖期主要在5~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最大个体可长达300毫米,肉质优良,为出口水产品之一。

广泛分布于黄河以南各水系。
 

24大鳞副泥鳅 鳅科

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auvage)

(泥鳅)

体形酷似泥鳅。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无眼下刺。鳞片较泥鳅体鳞为大,埋于皮下。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肛门近臀鳍起点。

生活习性与泥鳅相似。数量较少。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中。
 

 
25马口鱼 鲤科

Opsariichthys uncirostris bidens Gunther

(桃花鱼、山[鱼感])

口大,下颌前端有一突起,两侧各有一凹陷,与上颌的凹凸处相嵌合。雄鱼的头部,胸鳍及臀鳍上均具有珠星,臀鳍第1~4根分枝鳍条特别延长;体色较为鲜艳。

栖息于山涧溪流,尤以水流较急的浅滩和砂砾底的小溪为多见。生殖期在3~6月。是一种小型凶猛鱼类。以小鱼和水生昆虫为食。

分布于黄河以南各水系。
 

评论 (0 个评论)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投放|联系方式|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网站留言|手机访问|小黑屋|西钓网

GMT+8, 2024-6-1 08:39 , Processed in 0.071192 second(s), 18 queries .

西安钓鱼网(西钓网) 版权所有

© 2008-2021 XAFISH.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