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拟尖头红[鱼白] 鲤科
Erythroculter oxycephaloides (Kreuenberg et Pappenhein)
(鸭嘴红梢)
头小,尖长,头背面稍扁平,头后背部显著隆起。口向上倾斜。背鳍硬刺光滑。臀鳍条3,23~26。
多栖居于流水或大水面静水体中。肉食,以小鱼和虾为主。5~6月产卵。个体较大,最重达6市斤以上,但数量较少。
分布于长江水系。
|
91拟尖头红[鱼白] 鲤科 Erythroculter oxycephaloides (Kreuenberg et Pappenhein) (鸭嘴红梢) 头小,尖长,头背面稍扁平,头后背部显著隆起。口向上倾斜。背鳍硬刺光滑。臀鳍条3,23~26。 多栖居于流水或大水面静水体中。肉食,以小鱼和虾为主。5~6月产卵。个体较大,最重达6市斤以上,但数量较少。 分布于长江水系。 | |
92短臀近红[鱼白] 鲤科 Ancherythroculter wangi (Tchang) (麻尖) 口亚上位。眼较小,吻长大于眼径。侧线鳞60~64。背鳍起点位于吻端与尾鳍基部的中点。胸鳍未端不达腹鳍。臀鳍条3,17~22。 适应于流水环境,数量不多。分布在K江上游。 | |
93黑尾近红[鱼白] 鲤科 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 Yih et Woo (高尖) 日端位,下颌比上颌稍长。眼较小,吻长大于眼径。侧线鳞65~70。背鳍起点至吻端较至尾鳍基为近。胸鳍未端达到或超过腹鳍其部。臀鳍条3,23~28。 中上层包类,主食小鱼。个体个大,常见者体长150~300毫米。 数最不多。分布于长江上游。 | |
94高体近红[鱼白] 鲤科 Ancherythroculter kurematSui (Kimura) (大眼刁、圆大眼) 口端位,下颌较上颌稍长。眼大,吻长与眼径相等。侧线鳞57~63。背鳍起点位于吻端与尾鳍基部的中点。胸鳍未端不达腹鳍基部。臀鳍条3,21~25。 个体不大,一般体长为100~2m毫米。3~4月产卵。天然数量个多。分布于长江山上游。 | |
95四川半餐 鲤科 Hemiculterella sauvagei Warpachowsky 体较扁薄。自腹鳍基部至肛门具腹棱。口端位。下颌前端中央有丘突与上颌前端中央的凹陷相嵌合。侧线鳞50~55,侧线在胸鳍上方急剧向下弯折。背鳍无硬刺。臀鳍条3, 11~13。 中上层鱼类。个体小,一般体长为60~130毫米,数量不多。分布于K江、珠江水系。 | |
96黄尾鲴 鲤科 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 (黄尾、黄片、黄姑子、黄尾刁) 口小.下位,横裂,下颌具角质边缘。下咽齿3行。鳃耙47~51。侧线鳞63~68。腹部在肛门前方有不明显的腹棱。 生活在江河、湖泊的底层。以下颌角质边缘刮食底层着生藻类和高等植物碎屑。2年性成熟,4~6月产卵。生殖季节亲鱼群集溯游到浅滩处产卵,卵粘性。最大长400毫米,一般2年鱼约200毫米。天然产量较丰富。 分布于黄河以南各水系。 | |
97银鲴 鲤科 Xenocypris argentea Gunther (密鲴、银[鱼参]、刁子) 口小,下位,横裂,下颌具角质边缘。下咽齿3行,鳃耙38~45。侧线鳞53~64。腹部在肛门前方具不明显的腹棱。 栖息于江、湖的中下层。刮食着生藻类和高等植物碎屑。2年鱼可达性成熟,4~6月在流水中产卵,卵漂流性。天然产量大,尤以江河中上游的数量更多。 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 |
98细鳞斜颌鲴 鲤科 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Bleeker) (沙姑子、黄片) 口下位,略呈弧形,下颌有较发达的角质边缘。下咽齿3行。鳃耙39~48。侧线鳞74~84。自腹鳍基部至肛门问有明显的腹梭。 在江河、湖泊和水库等不同环境均能生活。以着生藻类及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为食。一般2年鱼可达性成熟,繁殖力强,4~6月产卵,集群溯河至水流湍急的砾行滩产卵。卵粘性。在蛔类中个体最大,可长达6中斤。生长较快,2年能长至1市斤左有。现已成为一个新的养殖对象。 分布于全同各主要水系。 | |
99圆吻鲴 鲤科 Distoechodon tumirostris Peters (青片、扁鱼) 体略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吻钝,向前突出。口极宽,横裂,下颌具锐利而发达的角质边缘。下咽齿2行。侧线鳞72~82。 栖息于江、河的中下层,刮食石上着生藻类和植物碎片。是一种很好的养殖品种,在我国有二、三百年养殖历史,与家鱼混养可提高产量。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 | |
100逆鱼 鲤科 Acanthobrama simoni B1eeker (刺鳊、扁脖子) 口小.下位,横裂;下颌角质边缘不发达。眼径与吻长相等。下咽齿l行。侧线鳞41~50。自腹鳍基部至肛门有明显的腹棱。 常见小型鱼类,喜群集逆水溯游。以藻类为主要食物。5~6月产卵,卵漂流性,产于急流溪河中。个体小,繁殖快,数量较多。 分布于长江水系。 | |
101鲢 鲤科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Cuvier et Valendennes) (白噬、鲢子、扁鱼) 头大,;吻钝圆,口宽,眼位于头侧下半部,眼间距宽。鳃耙特化,彼此联合成多孔的膜质片,有螺旋形的鳃上器。鳞细小。胸鳍未端不达腹鳍基部。腹部狭窄,自喉部至肛门有发达的腹棱。 我国著名的四大家色之一,适宜于湖泊、水库放养,天然产量也很高。活动于水的中、上层,性活泼,遇惊后即跳跃出水。4月下旬水温达18C以卜时,江水上涨或流速加剧时间开始产卵,产卵期持续到7月上旬。受精卵吸水膨胀,随水漂流孵化,生长快,从2年到3年鱼体重可由2市斤增长到8市斤。池塘养殖第二年即可上市。最大个体重达40~50市斤。 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 |
102鳙 鲤科 Aristichys nobilis(Ricardson) (花鲢、胖头鱼)。 头很大,几乎占身体长度的1/3。吻宽,口大。眼位于头侧下半部、,鳃耙呈页状,但不联合。具螺旋形的鳃上器。鳞细小。胸鳍未端超过腹鳍基部。自腹鳍至肛门有狭窄的腹棱。 活动于水的中上层,性较温和,行动迟缓。以浮游动物力食。在长江4年达性成熟。4~7月,当水温在18C以上、江中涨水时产卵,卵漂流性。生长迅速,1年鱼体重1~2市斤,一般3年鱼可长到10多市斤。个体大,最大达70~80市斤。天然产量较高,为重要纤济鱼类,也是我国优良的养殖鱼类。 分布十全国各主要水系。 | |
103刺[鱼巴] 鲤科 Barbodes (Spinibarbus) caldwelli(Nichols) (青棍、黄娟鱼、军鱼) 体稍呈圆筒形。吻较圆钝,须之对。鳞大,侧线鳞川~26。背鳍无硬刺,在背鳍起点处有“平卧向前的尖刺,埋于皮内。中下层鱼类。喜生活于水流较急、砾石底质、水色清澈的江河中。杂食性,食水生昆虫、高等植物碎屑等。在水流湍急的江段产卵。最大个体可长至12中斤。肉鲜嫩,可作为山谷水库的驯化收养对象。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 | |
104 中华倒刺[鱼巴] 鲤科 Barbodes (Spinibarbus) Sinensis(Bleeker) (青波、乌鳞) 体略侧扁。触须2对,侧线鳞29~34。背鳍具带锯齿的硬刺,其起点在腹鳍起点的前上方。在背鳍起点处向前有一平卧的倒刺,埋于皮内。 一股栖息于底质多石的流水中,冬子在深坑岩穴中越冬,寺季进入交流或上游。杂食什,以摄食着生的丝状藻类和水(高等植物碎片为主。4~6月在水流湍急的江河底部产卵。个体较大。最人可达10多市斤。生长尚快,家养条件下,七年可长至半市斤。肉质肥嫩,在山区河流内产量均较高,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 分布于长江上游。 | |
105鲈鲤 鲤科 Percocypris pingi pingi(Tchang) (花鱼、江[温]、江鲤、青脖) 头长,吻较尖。口大,斜裂,下颌向前突出。须2对。鳃孔大。背鳍硬刺后缘具细锯齿。 生活于江河中、上层。性凶猛,吞食其他鱼类。最重可达10余市斤,常见为1~2市斤,肉质较佳。 分布于长江上游、西江及南盘江。 | |
106带半刺厚唇鱼 鲤科 Acrossocheilius (Lissochilichthys) hemispinus cinctus (Lin) 头前部略尖。口下位。唇厚,下唇两侧瓣互相接近,下颌角质略外露。须2对,颌须长度等于眼径。背鳍未根不分枝鳍条粗壮,后缘只锹齿。体侧沿侧线具一黑纵带。 多生活于底层为砾石的山涧溪河。个体不入,常见体长100~200毫米。 分布于西江、湘江。 | |
107白甲鱼 鲤科 Varicorhinus (Onychostoma) simus (Sauvage et Dabry) (瓜溜、圆头鱼) 体较高,头短阔,吻圆钝。口颇宽,下位,横裂,下颌具角质边缘。成负无须。侧线鳞46~49。背鳍硬刺具锯齿。 栖息于水流较急、底质多砾石的江段,冬季在岩穴深处或深坑中越冬。常以下颌刮取藻类为食。雌鱼体重约l市斤开始性成熟。3~5月,在多砂石的急流滩上产卵。肉细嫩、富脂肪。生长较快,3年鱼体重2中斤以上。个体较大,最大能长至7市斤。为地区性经济鱼类。 分布于长江中上游。 | |
108四川白甲鱼 鲤科 Varicorhinus (Onychostoma) angustistomatus Fang (腊棕) 体形与白甲色相似,体稍低。口下位,横裂下颌具角质边缘。须2时。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偶鳍及尾鳍下叶呈鲜红色。 常在底层多砾石、清澈的流水中栖息,冬季在深水多乱石的江底越冬。刮食藻类和沉积腐殖质等。存子亲色成群溯游到沙滩急流处产卵。卵沉件,附着于水底砂石上孵化。中小型食用鱼。 分布于长江上游。 | |
109小口白甲鱼 鲤科 varicorhinus (Onychostoma) lini Wu (红尾子) 体长,稍侧饲。头短,圆钝。口较小,下位。下颌具角质边缘。须2对。背鳍具有带锯齿的硬刺尾柄较细。 为江河流水生活的鱼类。个体不大。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 | |
110稀有白甲鱼 鲤科 Varicorhinus (Onychostoma) rarus Lin (沙鱼) 体侧扁,略高。头短而宽,吻圆钝。口颇宽,下位,横裂,下颌具角质边缘。须2对。侧线鳞42~44。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第1根分枝鳍条短十头长。 生活在砾石底、水流湍急的江段。食着十藻类。常见体至0.5~3市斤。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主要水系。 | |
111瓣结鱼 鲤科 Tor (Folifer) Brevifilis brefilis (Peters) (哈司、重口、马嘴) 体呈流线形,尾柄细。头大。吻大而突出,口大,马蹄形,唇厚,肉质,分3叶;中叶发达,近方形,鹰缘游离。须2对。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 通常栖息在清澈水体中,巡游于水底乱石间,伸出大口吸食石隙间的底栖动物。3年性成熟,在急流中繁殖。中型鱼类,常见1~2市斤,最大5~6市斤。上游地区产量较高。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主要水系。 | |
112齐口裂腹鱼 鲤和) Schizothorax (Schizothorax)prenanti (Tchang) (齐口、细甲鱼) 吻圆钝。口宽,下位,横裂。下颌具角质边缘。须2对,须与眼径等长。鳞细小,臀鳍和肛门两侧各具列较大的臀鳞。背鳍刺弱,后缘光滑或具少数锯齿。成熟雄鱼吻部具珠星。 下层鱼类。栖息于山区的河流内,常在砾石河滩上刮食着生藻类。3~4月繁殖。个体较大,常见1~2市斤,最大可长到8~10市斤。 分布于长江上游。 | |
113重口裂腹鱼 鲤科 Schizothorax(Racoma) davidi (Sauvage) (重口、细甲鱼) 头锥形。口下位。唇肉质,肥厚,下唇发达,分三叶,中叶细小,侧叶宽阔。须2对人度为头长的1/3。鳞小,臀鳍和肛门两侧具一列较大的臀鳞。背鳍硬刺细弱,后缘具锯齿。 属冷水性的下层鱼类。在底质为砂滩、砾石的急流中生活,尤以河道弯曲处为多。主食水生昆虫。8~9月在水流较急的砾石堆中产卵。肉肥、富脂肪。个体较大,一般2~4市斤,最大可达到20市斤。是产区的经济鱼类。 分布于长江上游。 | |
114华鲮鲤科 Sinilabe0 rendahfli rendahli (Kimura) (青龙棒、青[鱼甬]) 体略旱棍棒状。口下位,呈新月形。吻皮向下盖住上唇中段的基部,边缘具细缺刻。下唇内面布满小乳突,下颌有角质边缘。须2对,细小。背鳍无硬刺.外缘轮廓外凸。生殖季节雄鱼吻部有珠甲。 栖息于底质多岩石、水清澈的河流及山涧溪流的下层。常在岩石上刮食藻类及有机沉积物。3~5月,在水流较急、底层多砂石的环境中产卵,卵粘着于岩石上。个体较大,常见为2~3市斤,最人10余市斤。肉质细嫩,含脂量高。为上游地区的经济鱼类。 分布于长江上游和各支流。 | |
115湘华鲮 鲤科 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 (Nichols), (青鱼、尤狗鱼) 外形似华鲮。口部构造也相似。幼鱼具须2对,成鱼退化。背鳍无硬刺,外缘平截。 生活习性与华鲮相似。分布于湘江水系。 | |
116泉小鱼 鲤科 Jemilabeo prochilus(Sauvage et Dabry) (油鱼) 体近圆筒形,吻圆钝。口下位,吻皮中央有“八”形的深缺刻,吻皮接近口处和下唇颐部遍布整齐的小乳突。当吻皮和下唇外翻时呈喇叭形。须2对。背鳍无硬刺。肛门紧接臀鳍起点。 下层鱼类,喜在山溪和有流水或泉源的岩洞和江河中生活。常以日在水底岩石上锉食附着藻类、有机物质等。3~4月在上游的石缝或石洞中产卵。个体不大,肉质细嫩,富含脂肪。为上游的食用鱼类。 分布于长江上游。 | |
117墨头鱼 鲤科 Garra pingi pingi (Tchang) (墨鱼、东坡鱼) 体略呈圆筒形,头宽而平扁。口大,下位。吻皮边缘裂成流苏状。下唇形成宽大的椭圆形吸盘,中央为肉质垫,周缘游离,其上有小乳突(见左下图)。无须。背鳍无硬刺,外缘凹形。偶鳍呈水平位置。 为底栖性鱼类,多栖于水清澈、底层多砾石的急流环境,以吸盘吸附于水底石块上,食附生于石块的藻类、植物碎屑等。3~4月在流水中产卵。常见体长200~300毫米,最大可长到667毫米。肉厚、多脂、味鲜美,为珍贵的经济鱼类。 分布于长江上游,云南元江、澜沧江等水系。 | |
118岩原鲤 鲤科 procypris rabaudi (Tchang) (岩鲤、黑鲤、墨鲤) 体略高,背部隆起。唇厚,表面乳突不明显。须2对。背鳍、臀鳍具有粗壮的后缘带锯齿的硬刺。背鳍外缘平截。胸鳍未端接近或达到腹鳍起点。生殖期间雌雄鱼头部都出现珠星。 在流动的深水中生活,常在岩石缝隙间巡游觅食。冬天潜入岩穴或深坑。2月分始向产卵场游动,2~4月在水质清澄、底质为砾石的急滩处分批产卵。卵粘附在石块上。以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为食。生长缓慢。最大达20市斤。肉厚肥嫩,为上等鱼,可在山谷水库放养。 分布于长江上游。 | |
119鲤 鲤科 Cyprinus (Cyprinus) carpio Linnaeus (鲤拐子、[鱼代]仔) 体长,略侧扁。须2对。下咽齿呈臼齿形。背鳍基部较长。背鳍、臀鳍均具有粗壮的、带锯齿的硬刺。 多栖息于底质松软、水草丛生的水体。冬季游动迟缓,在深水底层越冬。以食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一般于清明前后在河湾或湖汉水草丛生的地方繁殖,分批产卵,卵粘附于水草上发育。适应性强,能耐寒、耐碱:耐缺氧。可在各种水域中生活。为广布性鱼类,个体大,生长较快,为淡水鱼中总产最高的一种。 鲤鱼养殖历史悠久,经过长期人工选择,业已培育出许多养殖品种,如江西、浙江的红鲤均为优良品种 | |
120鲫 鲤科 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Linnaeus) (喜头、鲫拐子、月鲫仔) 体侧扁而高。头较小,吻钝。无须。下咽齿侧扁。背鳍基部较短。背鳍、臀鳍具粗壮的、带锯齿的硬刺。 为广布、广适性鱼类,分布自亚寒带至亚热带,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杂食性,食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及水草等。繁殖力强,成熟早。3~7月,在浅水湖汊或河湾的水草丛生地带繁分批产卵,卵粘附于水草或其它物体上。为中小型鱼类,常见为半市斤左右,最大达3市斤以上。肉质细嫩、味鲜美,为广大群众喜食的上等鱼类。广布于全国各水系。 鲫鱼的品种很多,金鲫便是鲫鱼的一个变种,经过长期培育和选择,即成为名贵的观赏鱼——金鱼,现己在世界各地饲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