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鲫鱼选位要选草边、岸边,选旮旮旯旯的地方。比如说在湖泊、水库等大水面钓鲫鱼要找和大水面相连的沟沟岔岔等局部小水面。如果没有沟岔就要选靠近岸边的凹处,离岸不要太远,最好选在草边或者是与大水面相通的草洞,只要有适当的水深越是靠近草或岸越好。水深根据季节不同可选择0.5----3米之间(最多不超过5米),但选择岸边时,必须选择凹处,谚语云:“鲤鱼钓凸,鲫鱼钓凹”。冬天和初春可选在北岸或东岸,且离岸可稍远一点的深水。晚春就要选择浅水处。有些场合水深甚至只有0.3米,只要水混也会有意想不到的钓获量。夏、秋季节要选择南岸或西岸的背阴处,只要有1---3米的水深就行,最好是找到水底深浅交界处的深水处,或者斜坡的靠近坡底处效果会非常好。就是钓草边,季节不同下钩点也不同。比如:春季应该钓草丛的南边,盛夏和秋季就要钓草丛的北边,哪怕是只有一两棵草,根据季节不同选择草的向阳一侧或背阴一侧效果也会截然不同。在野钓过程中,选择钓位和钓点(下钩点)非常重要,有时在同一个钓位,下钩点相差不足0.5米钓效却差距很大。特别是在水面不很大的水草溏里更是如此。 盛夏不是钓鱼的好季节,但不是不能钓,只是盛夏钓鱼无论是选位还是钓法上都要比春、秋季节钓鱼更要复杂些,比如谚语中说的"早钓东,晚钓西”一般只在夏天才用的上。我说个夏季钓鱼的小门道大家不妨一试。定点打窝后,下钩时不要把钩下在窝子中间,比如你如果准备钓草边离草一尺远的地方,那么你打窝时要把窝打在离草1米远,下钩时把钩下在窝和草中间离草一尺远的地方。如果是钓岸边,要把钩下在窝的前方30厘米左右的地方,其效果会比把钩下在窝子中好的多。 谚语中说的“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虽然说的很好,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有很多非常实际的细节问题需要注意。 我国地域辽阔,960万平方公里虽然都是同一天立春,但各地的温度却差距很大,而且从立春到立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要说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全国各地钓鱼都要钓滩显然是荒唐之说。所以“春钓滩”只是个广义的说法,要求更确切些就必须根据实际温度来决定。之所以要春钓滩的原因很多,但起决定因素的只有两点:一是到了春季温度回升浅滩比深水处水温升高的要早,浅滩处的水温高于深水处的水温;二是水中的各种生物经过了漫长的冬天到了水温回升的季节,那里水温高就到那里去;所以鱼到水温较高的浅滩不仅可以找到更适宜自身温度的生存环境,还可以在那里找到其它浮游生物来填饱饿了一冬的辘辘饥肠。虽然鱼有三趋(趋温、趋氧、趋食),但在不同的季节却有主次之分:冬春季节主要趋温,要以温度为主要依据考虑选择钓位;盛夏主要趋氧,在炎热的夏天要以水中溶氧量的高低作为选择钓位的主要依据,比如选草边,选下风口;而到了秋季,鱼为了储存足够的越冬脂肪要大量进食,因此主要趋食,那里食物丰富就到那里去。比如回风湾(水面上积存漂浮物多的地方)、大树下。选择岸边的大树下要看当天的风向,如果是南风就要选择南岸的树下(以此类推),若是两到三天风向不变效果更佳。 “夏钓潭”也不是绝对的。比如阴雨天气或者有风的天气,选择有长出水面的草旁或回风湾效果会更好。 钓鱼的选位非常重要,但也是钓鱼技术中最难掌握的一个环节,要选好一个钓位,特别是选准一个好钓点(下钩点),要根据季节、天气、风向、地形、水情、鱼情、垂钓者的多少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来考虑,不可死板硬套,要在长期的垂钓活动中多留心,总结积累经验,切不可每到一处就急忙打窝,要在选择一处钓位之后先安好竿线试探水下地形,选准了下钩点之后再决定打窝点,做到有的放矢。 顺便再说几句根据天气选位:春季要尽量选择下风口的滩,只要风力不超过4级。因为下风口的水温相对较高。夏季只要风力不超过4级,也要尽量选择下风口,风力越大钓点要离岸越近,因为下风口水的溶氧量高。秋季既要选择背阴处,又要考虑选择下风口或者回风湾,因为那里的食物较多。冬季则要选择背风处,因为冬季的气温低于水温,下风口的水温会更低。 出钓前一天听天气预报时不仅要听阴晴风雨,还要注意昼夜最大温差和气压,如果出钓当天的温差大于13度或者气压高于1004佰帕,鱼就会非常难钓,钓草边或草洞会略好些,如果用的是台钓采取漂接钓法钓半水或钓浮会好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