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钓鱼论坛

    短信登录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西安钓鱼网手机版安装和设置钓场、渔具店免费申请地图收录欢迎加入西钓网微信群和QQ群忘记会员密码如何找回
楼主: 路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穿越大羌塘无人区,历时77天,行程1400公里,跨度四个月,精华帖啊,慢慢更新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0-10-14 09:54:45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0-10-14 10:10:49 | 只看该作者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0-10-14 10:21:20 | 只看该作者
不能体会那些人的做法,境界还没有到那个地步,不过有些图片很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0-10-14 10:23:26 | 只看该作者
NS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0-10-14 10:29:31 | 只看该作者
准备较充分是这次成功的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1:26:25 | 只看该作者
D17(5-06),28.9K,宿营5003M

    早晨,雪还是极薄一层,用纸片轻轻的掠,好歹扫出一小堆雪,加上剩水够一顿饭用的了。查看地图时才注意,此点居然是我第二条备用逃命路线。第一条是克里雅山口,早过了。在已知的仅靠自力穿越记录中,没有人能超过此点,因为前方是更广阔的大羌塘无人区核心,前退都很尴尬。其北面的昆仑山脉有一条著名的库亚克大裂沟,约十五天时间可到达新疆的最近居民点。2002年美国人瑞克·瑞吉韦等四人便是遵循此路线进入新疆。所以这个点是道坎,过了这个点后最近的逃生点也得一个月以上。我自省一番,觉得状态不上不下,很中庸,就像平日的某个清晨,毫无思绪的开始无聊一天。算是尚可吧,继续往前,就这么不小心人类第一次靠自力横穿羌塘。
    横穿路径一直贴着新疆和西藏的分界线,巍巍昆仑一直横亘在北方天际。过了碱水湖,昆仑山北弧,此后再难相见。
    晨温比昨天高三度,地很硬,出门就是一个大下坡,两小时追掉十公里,超爽,然后进入一片边际难寻的古湖床。十一点的时候来到“陷车点”坐标,这是一条连接碱水湖和拜惹布错之间的河,2003年由一支记者组成的汽车穿越队陷在此河,通过卫星电话向新疆军区求援,后被西藏方面救出。此时,宽阔河道近乎干涸,只有东侧边缘有一条三米宽的水道支撑着。水质很差,强碱水,味如漂白水,连冰也是苦涩不已。奇迹在一条浅埂上,居然有一片积雪,在水袋里先装了一点碱水,然后装雪,让之一点点融化。
    继续湖床,平坦而坚硬,阳光炙烤,迷迷糊糊的推车,速度竟也极快,类似一种催眠状态。下午云会从西方天际涌起,向东方漂移,一朵朵的偶尔遮蔽。云遮时,拉上拉链,云过时,打开拉链,羌塘的温度变化一朵云都能极大的左右。
    下午发现一块“大地水准点”,依旧是当年测绘兵所留。七点才走出湖床,上了稀疏的沙草地,一片野草豁然眼前,终于再见生的气息。


[ 本帖最后由 柴嗑了威士忌 于 2010-10-4 15:41 编辑 ]
附件 001.jpg (85.98 KB) 2010-10-4 15:41
过河小麻烦,内有沟壑,软沙陷住

002.jpg (137.64 KB) 2010-10-4 15:41
漫无边际的平坦湖床,一种催眠状态推行

003.jpg (179.11 KB) 2010-10-4 15:41
水准点,向当年的测绘兵致敬

004.jpg (107.75 KB) 2010-10-4 15:41
终见生的气息,虽然沙草地极难行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1:26:53 | 只看该作者
D18(5-07),25.7K,宿营4974M

    今天翻越碎石山,海拔不高,山势少有极陡处,碎石铺地,路面较硬,近二十公里上坡,下午六点抵达山口,用了九小时,后急速下山六公里。在山口北眺可见昆仑山系,已是极远了,之后日子难再见昆仑。后驮包又涨开一大口,用帐篷胶布勉强粘了下,再用4毫米登山辅绳捆束,否则驮包命不久矣。另两个DEUTER驮包一个背板被货架磨破,一个横杆处裂开。还有一个廉价的DOITE驮包,车友用的比较多,去年走羌塘用的,补了今年丢失的  DEUTER驮包。DOITE驮包多天前就断了一个卡扣,一直用绳子挂在货架上,全程再无故障。不得不提DOITE驮包,除了卡口外,质量非常好,其实比昂贵的防水驮包更适于恶劣的羌塘环境。
    苦恼还是水,以为碎石山上沟壑里会有些残冰,却是碎石一片,燥风猎猎。六点在山口放眼前方,天空阴霾,风暴云游荡,山脚不远处有一个白色的湖泊,便锁定方位,抄直线下山奔去,看似咫尺,遥不可及。干涸的河道里发现一丝水痕,薄的用嘴也吸不起来,且是极碱水。又是一个奇迹,居然捡到两瓶矿泉水,生产日期3.15号,我怀疑是不是早前有探矿的深入羊湖一带,至少不会是近18天留下的,一路独我,又或许是方向一致路线有别绕到了我的前面?顾不得想那么多了。
    八点半大风,且风向乱了,西方急转东风,黑云压顶。赶紧扎帐,手忙脚乱,地钉被吹起的帐篷弹走一根,此时才发现没有一根多余的了(好像总共有10/11根地钉,记不清了),这些天都被吹走了,竟无留心。只好一番细找,把先前吹走的地钉找到,一共就剩七根了,少一根都无法基本稳住帐篷。此后,这七根地钉宝贝似的,就是被风吹到天涯海角也要找回。再前后陆续,帐篷袋、地钉袋、帐杆袋、地布皆被风挟至荒野,消失的了无踪迹。此说HW1.5层单人帐,由于设计问题市面上基本买不到,然而却是最适用羌塘穿越的,这个结果是考察了所有国外国内品牌单人帐中偶然发现的,700(或是670,记不清了)银子进货,物美价廉。
    另说,今天营地4974米,十八天来首次下海拔5000米。想念山上看见的湖,明天上午就可到达。
附件 001.jpg (136.25 KB) 2010-10-4 15:44
载物太重,驮包撑开

002.jpg (90.18 KB) 2010-10-4 15:44
北眺昆仑,隐约一道雪山便是,与他越行越远

003.jpg (144.89 KB) 2010-10-4 15:44
碎石山典型地貌

004.jpg (111.95 KB) 2010-10-4 15:44
山顶平缓,小坡连绵,难以确定主山口

005.jpg (98.74 KB) 2010-10-4 15:44

006.jpg (37.89 KB) 2010-10-4 15:44
放眼前方,风云四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1:27:07 | 只看该作者
--------羌塘腹地我是难以到达了,看了丁丁的穿越日记,对比楼主前17日的行程,可以对羌塘简单遐想一下。羌塘西部由于高寒干燥,植被稀少,野生动物也相对较少,而羌塘与可可西里接壤的东段植被以及动植物都较丰富(从丁丁他们如此频繁与熊、野牦牛遭遇可见一斑),对否,望楼主指正!!

--------羌塘东西南北野生动物都是多的,没有孰轻孰重,只有人进动物则退的区别,唯有中间一块稍微少些,因深受西风环流带影响,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也皆难到达,所以常年寒旱,被地质学家称为“亚洲寒旱中心”。
但羌塘又是幻觉的,“寒旱中心”仅四五日动物罕见外还是很多,尤其狼。明日就见了一群规模较大的迁徙藏羚羊种群。前十七日动物还是非常多,经常和羚羊野牦牛头碰头,只是见多不怪了,不再描述。同时,遇见野生动物也是机遇,阿尔金路线也涉及,我却没一天见六熊。相比较来说,野生动物最密集的地方是若拉错,多到有如牧场,这与季节也有关系,春天来了,山上的下来了,躲在被窝里的出来了。
闲扯,中国对羌塘的长期深入考察是极其缺乏的,更别说什么动物专项了,科学家的深入还没有盗猎者的零头多,包括此行也是走马观花,见到的成了数据,没见到的便是零,不能成为体系,只是个人感受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1:27:21 | 只看该作者
D19(5-08),23.5K,宿营4942M

    昨天下午在碎石山上看见了日冕,晨起果然大风,下午五点,狂劲北风夹杂着小冰雹把左脸都快要打烂了。风暴持续一个小时后停歇,风没了先前的张狂,蓝色天空也显露不少。
    推行不久便在一条沟里遇狼,先是一只狼从前方沿着土埂小跑。又觉得眼花,田埂后有一黑物闪烁,果然也是只狼,便盯着隐狼看他去向。隐狼完全现身一会后又不见了,再看前狼朝我直奔而来。我靠着车子密切注视,他开始时而横切时而直行时而扑腾,慢慢接近。心里略有紧张,或许是激动,此行首次遇狼。回头查看退路,以便紧急之需。却见另只狼像尊罗汉似的蹲着,没有理睬他,他的行动受前狼操控,只要和前狼关系搞好即可。僵持了十多分钟,前狼也没再敢靠近,左右徘徊着。受缺水影响,又这么僵持着,心里极郁闷,朝狼呵斥起来,什么两块肉过来啊,爷正缺吃的之类的。前狼一顿,后退两步,随后和后狼汇合从土埂后面远去了。
    相比狗,喜欢狼,不干你时绝不吭声,干你时绝对血盆大口,哪像狗,汪汪个不停,虚张声势。
    下午一点才到昨日看见的湖,不看不知道,一看气死人,这水毒的远离水域就扑鼻一股恶臭,令人窒息,白色部分也非冰雪。奇在湖边生长着一些腌菜似的植物,也是臭气弥漫。再远些的干燥地方布满鼠洞,地面点缀着稀疏的针茅草,还二度发现甲虫。这种不可思议的生态关系令人费解。
    下午一场大风暴停了不久发现一根木桩,估计下面埋着水准点,木桩是地面标记。水,水,水,一天不见。
附件 001.jpg (77.72 KB) 2010-10-4 15:47
狼,欣赏,不乱叫,一叫定血腥

002.jpg (115.16 KB) 2010-10-4 15:47
来到昨日山口看见的白湖,腐臭扑鼻而来

003.jpg (134.22 KB) 2010-10-4 15:47
甲虫

004.jpg (130.52 KB) 2010-10-4 15:47
鼠洞,白色是盐碱,很难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生态关系

005.jpg (89.24 KB) 2010-10-4 15:47
水准点上木桩标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1:27:4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狼要是向你扑面而来,你是准备怎么去应对呢? --------你假设,我也假设。 狼扑人,至少有三秒时间准备,少于三秒就得去眼科了。背包腰带上别一把匕首,取下,单手开刃,一秒完成。套上匕首尾部的绳套于手腕,一秒。还有一秒足够把一生感受在大脑中过一遍。 …… 先竖刀,狼在空中,靠自重压刀。一同倒地,侧身,同时单手竖刀换横刀……搞掂。 假设。我写着也想笑了。
D20(5-09),35.5K,宿营4905M      

    八点出头就出发,急需找水,所以使足力气快行。途中被白色盐碱骗了多次,最郁闷下了一条大沟,回途纠结,受侥幸心理驱使的频率过高了。
   
    九点半的时候遇见一群规模较大的藏羚羊群,雌性,可能是前往昆仑山某个未知湖泊集中生育。羊群不怎么怕人,慢悠悠在前面横切,避免打扰,我放倒车子让他们先行。近十二点,发现一块平滑的黄地,干硬了得,如岩石般,其小沟壑里居然藏有一层薄雪,喜出望外。雪薄,选些稍厚的用手指轻掠。雪的密度很低,又非冰体,所以扒遍沟壑约取了一升的水,解了燃眉之急。

    因一路下坡至羊湖湖盆,便想再拼一天多赶些路,早遇水。水不见一滴,天色却大变,近八点扎营。吃了一块压缩饼干,喝了点水底子,浑身无力。天黑时风雪四起,把帐篷吹的稀里哗啦,我也懒得等雪,便睡下。约十点,忽然听见有人唤“英雄……”疑似幻觉,风声作祟,可“英雄……”越发明晰。扭过头看见一丝微光,打开帐篷,天啊,居然一辆越野车停在外面……司机透过车窗兴奋的说,在饮水河迷路,然后回铅锌矿问路,矿上人说有一人骑车进了羌塘,不知去哪里了,他便跟着我的车印子一路追踪至此。而他们进入羌塘是因为一辆大车坏在前面,去修车的……由于风雪飘摇,寒风刺骨,简单交流了两分钟,他们便赶路去,说明天能遇上。临走前我讨了瓶矿泉水,一口气喝完。然后半夜难眠,既兴奋,明天可遇人,说不定能吃顿热饭,又紧张,不知他们是什么人……但至少不是坏人,又觉梦幻,看看矿泉水瓶确实无疑。
    另一说,矿上人说看见我,还劝我不要前行是胡诌的。估计第一天在羊圈休息时,夜晚开车经过看见我靠在外面的自行车,随后又发现车印拐向深处,才确定有人进去了。去年我和流虻、多啦两伙皆遇矿人,他们俩甚至错路骑到矿上,因此矿人有了前事可签。
附件 001.jpg (45.6 KB) 2010-10-4 15:58
途中所遇一群较大的羚羊群,通常,百只就是大群

002.jpg (102.61 KB) 2010-10-4 15:58

003.jpg (140.44 KB) 2010-10-4 15:58
经过一硬地,沟壑中发现今日之水,左下可不是兽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1:27:55 | 只看该作者
D21(5-10),20.6K,宿营4809M 大早起,奔向热饭。昨夜雪不厚,中午即化的差不多了,再则也顾不了这么多了。一路下坡,页岩地面,虽对昨夜之人不甚了解,但在这无人区深处遇人总是梦幻之事,脑海里也早已勾勒出一幅豪华营地、肉香汤热的美景,所以趁坡势强行骑车,一不留神车被片岩爆胎。 近五点来到传说中的英雄地,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三大军区联合测绘会师的地方,因而取名英雄地。八十年代,中科院考察队曾横穿至此,因前路恶劣折返,直到本世纪初,中科院与商业联姻,才对羌塘进行了连续三年的大规模科考,羊湖便是最后一条科考线路。 近七点到达羊湖西侧,风暴中终于看见昨夜之车缓缓开来,后一辆卡车,共四人。昨夜说话之人李哥随即给我一杯预备好的热咖啡,感动。大风,冷,车下寒暄片刻便挤上大车。他们极为热情,又狐疑满腹,说没见过这么玩法的,说我一个人肯定带了卫星电话,还检查了证件……而我只想着蹭些补给。大餐不见,豪华营地没有,总得有些香烟。他们也是麻烦一堆,补给不多,最后给了大约三天食物,些许蔬菜和水果,散烟合两包,馕等,见此,觉得自己从未如此富过。这就是前文所说,在前45天食物克制期里意外获得的三天补给。双方都很激动,但只聊了一会,他们便要赶路从界山大阪出无人区,临走再问“真不要跟车回去?” 二十天来,奇迹遇人一小时,获三天补给,下次再遇奇迹是53天后了。恍然如梦,那夜羌塘风雪听见“英雄”的呼唤,今生难以忘却。就地扎营,水果狠吃一半,缓过神来,决定休息一天,太累了。附件 001.jpg (81.89 KB) 2010-10-4 16:03 一夜风雪将帐篷吹的稀里哗啦 002.jpg (140.57 KB) 2010-10-4 16:03 首爆胎 003.jpg (97.77 KB) 2010-10-4 16:03 传说中的英雄地,会师情景,可以想象,他们才是英雄,后人按图索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1:28:11 | 只看该作者
D22(5-11),0K,宿营4809M


    有了额外三天补给,休息一天并不觉浪费了。两棵小卷心菜、两根小葫芦瓜,若干西红柿,个头还挺大,74天里唯一蔬菜,算上后期,将近80天了。依河,依湖,以为水不缺了,没想盐碱味甚重,可怜了蔬菜。更糟糕的是靠近水源是稀烂泥地,取水提心吊胆,而稍微洁净的冰又远离岸边。
    闲扯一句,盐水的冰是淡是咸?很多人困惑这个问题,答案是即不是淡水也不是咸水。冰是单晶体,理论上,一旦结冰就盐水分离了,但在实际中,冰体中含有大量盐泡及混杂物,所以他不咸不淡。
    下午准备把脏袜子洗掉,找水却是大问题,因为近不了水,稀烂,陷人,后找到远离水域的沟壑之水,同样稀烂不已,悲愤。下午做针线活,缝补裤子、羽绒服,裤子裂大口,是材料在恶劣气候下老化所致,后期更是溃烂的连犀利哥也不会瞧一眼。但还是得一针一线,不能马虎,为了减轻负重,我没带一条备用裤,连轻薄快干裤也没,包括鞋。现在回想,不可思议。
    湖边转了不少地方,但都不远,羊湖东面的独尖山清晰可见,他是羊湖的标志,谋杀了不少快门。晚上又狠吃一顿,撑得弯不了腰,幸福的再点支小烟。
    晚上变天,狂风大雪,估计明天走不了了。并不急,趁势好好休息。为了快速穿越寒旱带,多天来起得比太阳早,一天推行超过十二小时,休息时间超过五分钟就觉得是犯罪,再不缓口气迟早会跨的。身上已多处不适,尤其右腿,血痂已和内衣相连。上陡坡停顿时全靠右腿抵住脚踏不至下滑,久之便斑斑,刚结痂又被抵破,反反复复。而意外补给给了我一个难得喘息时刻,感恩。
附件 001.jpg (77.94 KB) 2010-10-4 16:06
比彩票概率还低的蔬菜,感恩

002.jpg (65.01 KB) 2010-10-4 16:06
眺望羊湖东侧独尖山,羊湖标志,看山跑死马,还是很远

003.jpg (51.63 KB) 2010-10-4 16:06
腿是陡坡的主力刹车,但不耐磨损

004.jpg (113.71 KB) 2010-10-4 16:06
洗袜子的沟壑,岸边碱渍,貌似干硬,依然稀泥

005.jpg (117.6 KB) 2010-10-4 16:06
这就是取水、洗袜子……遇水的代价,还不是好水

006.jpg (63.58 KB) 2010-10-4 16:06
风雪再起,羌塘换了规律,夜必风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1:28:23 | 只看该作者
D23(5-12),0K,宿营4809M


    睡了懒觉,掀开帐篷,一片白茫茫,分不清湖与地,今天终于不需喝羊湖的水了。纠结的是,雪融,沙土粘性十足,一抬脚两斤泥,这不是一个好兆头。羌塘的年温差不大,日温差大,顷刻可冰雪,顷刻也可晒的人皮开肉绽。白天的绝对温度高,意味着冻土消融将提前。
    温度也不仅是温度表里的,他是一个多因素,受空气温度、湿度、光辐射、风速,四大因素结合才是一个真实的温度,体感温度,还得加上运动量。今天闲暇,做了个简单对比。下午两点时,测得帐篷里的温度居然高达32℃,裸浴都行,但到了有风的帐外还是得穿羽绒服。然后趁天气还不错,取了扳手弄货架,转瞬一朵大云遮天蔽日,风速加快,五分钟大概,我的手就冻麻木了,一不小心还伤了手,赶紧丢下扳手,跑到帐篷里避寒。纵观整个旅程,这种温度的体感差异就更大了,有时间再细说。
附件 001.jpg (95.15 KB) 2010-10-4 16:08
融雪,稀泥,水

002.jpg (126.23 KB) 2010-10-4 16:08
也是错觉的地面,很是泥泞

003.jpg (51.56 KB) 2010-10-4 16:08
风暴开始酝酿,半小时候,天色全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1:28:36 | 只看该作者
D24(5-13),28.1K,宿营4805M 八点半就出发,天寒地冻,原本想多赶些路,谁知在河湾里绕了四个小时才出来。早晨沿着地图上的河界走,尽头是一片湖滩挡道,四处探路,无法通行,逼近十一点,地面有些融化,一想起昨天一脚两斤泥的画面,头皮发酥。赶紧往回绕,选了一处稍硬河床强行推到对面山脚。山脚土质不似湖畔泥泞,却十分松软,一直耗到下午三点钟,才推行十公里。 后面十八公里是个奇迹,源于羊湖北岸异常平整坚硬,多数可小骑。在羊湖岸边骑车的感觉非常美妙,湖水波澜,远山淡淡,风也知趣,此行最难忘的一段骑行。6.40分就停下了,一番游玩,登上了竖有铁塔的山坡,还发现了中科院考察队前几年竖立的“金字塔”。初见山坡上有道金光时,蓦地想起一位朋友,曾问我为何喜欢羌塘,我说火山多,有宝石,有金子……越近山顶,金光越闪,心想,莫非真是金子?果真带块金子回去,看你以后还敢说我吹牛。 晚上扎营在湖边,全天吃馕,之后,再度自力更生。入黑,又如昨日狂风大雪,加固帐篷,这可是咫尺湖畔,好比玩火自焚。进入五月中旬,季风交替,羌塘深处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天气越发没了规律,已连续四个晚上风暴起。附件 001.jpg (62.84 KB) 2010-10-4 16:12 羊湖北侧眺望羊湖标志 002.jpg (67.73 KB) 2010-10-4 16:12 暮色羊湖 003.jpg (124.51 KB) 2010-10-4 16:12 耸立羊湖岸边小山上的三角点 004a.jpg (119.81 KB) 2010-10-4 16:12 中科队的“金字塔”,只放字面,上有赞助单位,鼓励 UID107463 帖子1068 精华2 积分43 威望42 交易诚信度0 性别男 来自四川成都 在线时间868 小时 注册时间2004-12-26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使用道具 报告 回复 TO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1:28:51 | 只看该作者
D25(5-14),22.3K,宿营4867M


    破冰,水袋里打点盐水底,然后把雪压实一点点装入。雪装水袋个人体会,雪一定要压实,手指捏成团,要有挤出水的感觉。新雪、风化雪、粉雪密度皆很低,只有水的十几分之一,若不压实,即便水袋装满,小口水矣。苦的是手,压实两升雪就会冻僵,但值得。二是水袋里打点液体水做底,会利于雪融化。若是轻度盐碱水,被冰雪稀释后也会好很多,另外盐碱水冰点低,比净水更利于冰雪融。三是就寝前将水袋放在头部垫子下,既做了枕头,也保温了,否则翌日定是冰坨一块,浪费汽油还不算,问题是根本倒不出冰来。
    今天直奔独尖山,那年科考志愿者称之鹰嘴山,地图上,独尖山。据说山顶确有鹰窝,或者鸦居?天气差,大风,时而冰雹。又是傍晚时分,风速骤然增剧,密集雪子遮蔽视野,能见度数米。此般天气,皆顺风放倒自行车,蜷缩在包后。趁风雪小了些,赶紧扎营,生怕更猛烈的下一波。果然如此,搭好帐篷,按了两下快门,这天就完全黑压压起来,连续第五天风暴。
附件 001.jpg (91.71 KB) 2010-10-4 16:14
晨,冰雪羊湖

002.jpg (60.11 KB) 2010-10-4 16:14
近瞧独尖山

003.jpg (125.5 KB) 2010-10-4 16:14
趁风暴暂缓,赶紧扎营,地上非雪,是冰雹,雪的前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投放|联系方式|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网站留言|手机访问|小黑屋|西钓网

GMT+8, 2024-6-16 03:16 , Processed in 0.179431 second(s), 21 queries .

西安钓鱼网(西钓网) 版权所有

© 2008-2021 XAFISH.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