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钓鱼论坛

    短信登录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西安钓鱼网手机版安装和设置钓场、渔具店免费申请地图收录欢迎加入西钓网微信群和QQ群忘记会员密码如何找回
楼主: 学钓lx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谈饵料腥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13: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们闻到的腥香味,是香味分子或者腥味分子通过空气传播的。
鱼生活在水中,没有可以分辨空气中味的嗅觉器官,只有溶于水中的味,鱼才有可能辨别。

可以说饵料的腥香不是用来诱鱼的,是用来诱人的,因为鱼闻不到。

君不见现在很多饵料,化学香味五花八门,已经严重到烧手状况出现,其原因是让乙基麦芽酚(香虎中的主原料)过量固香,增加化学香的持久度。
谁见过国内国外的研究机构,研发的水产饵料促食剂还是诱食剂,是从腥香的角度发表论文?搜索一下,只有钓鱼人,只有国内的钓饵厂在在讨论或者推广腥香配比,因为钓饵厂的创立者都是钓鱼人,而且是钓鱼人中的精英。

香配套的词是香甜,腥配套的词是咸腥或者腥咸,至于腥臭暂时不讨论。
从大家熟悉的猪母奶看,应该说是香甜的代表,其主要成分是甜蜜素,乙基麦芽酚,化学香精。乙基麦芽酚的作用是固化化学香精香味,使其能溶于水中改变水的味道,甜蜜素是直接改变水中味道的,白糖甜度的50倍。所以这才出现适量添加会让您爽,过量添加会让您死窝的状况。
既然要香,就应该加甜。如今几乎大多数饵料已经有甜蜜素添加在内,国产鲫鱼饵凡是香型的,您尝一下基本都是微甜的,甚至红魔1号休闲饵,也是微甜的。这种微甜只是对人来说,而鱼在水中对甜的味觉感觉是人的若干倍,十分敏感。直接给您一小勺甜蜜素您能受得了吗?您受不了,鱼更不受不了。国产鲫鱼饵中已经添加了甜,您再去添加,结果会怎样,各自领会吧。如果感觉不好,您只能怪您的钓饵说明里面没内含甜蜜素一项,作为消费者您没有被告知,

再说腥,対鱼而言,大家说的腥实际是指动物蛋白,鱼觅食的最基本物质。蛋白分解后成为氨基酸,当老鬼推出速攻2号时,其添加氨基酸的效果在一段时间中确实震惊了垂钓界。当然这是从国内外水产动物诱食剂的文献中启发的,先有氨基酸对水产动物诱食效果的论文,后有在钓饵中添加氨基酸效果现实。然而,氨基酸没有腥味。

休息休息再瞎编。

评分

参与人数 3鱼尾 +8 收起 理由
鱼樵闲话 + 1
乐尽天真 + 4 支持楼主
东江 + 3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12: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瞎编。

上篇瞎编的目的是想说明鱼需要的味是能溶于水中的,能溶于水中的味不诱鱼则驱鱼。空气中传播的味,首先是诱人,其次才能考虑验证是否诱鱼。真正诱鱼的是鱼类自身所需的必需物质,味是一种调和品,是一种对钓鱼人的心理安慰。
鱼类自身所需的必需物质自有国家农业部的专家们研究,钓鱼人只需观其论文,受其启蒙,调整变化,适量添加,进行一次搭配形成单品商品饵。这些工作,钓鱼人中的精英一直会不断努力,我们只需坐享其成。

留给我们这些垂钓者的工作是二次加工,是根据当地鱼情,水情,当日垂钓的对象鱼可能食性,利用专家们,精英们提供的各种物质饵料以及添加剂进行二次搭配,形成当日可用钓饵。
既然是谈谈腥香,饵料中其他物质的添加暂不讨论,仅从味的角度来考虑。
我们垂钓的鱼根据钓友杆坑野钓之分,其对味的喜好有偏食性,弱偏食性以及无偏食性的天性喜好之分。
偏食性指的是人工喂养驯化形成,其对原塘饲料喜好胜过任何商品饵。截至目前为止,尚未出现任何一家精英声明其一次搭配形成单品商品饵可以胜过原塘饲料的报道。而多见的则是推荐的配方中大比例的原塘饲料首当其冲。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对原塘饲料所含成分的共性分析一下,大框为植物类蛋白,动物类蛋白,添加剂等。而不共性是植物类蛋白物质的品类选择和搭配比例,动物类蛋白的品质等。添加剂在信息发达的当今,大型饲料企业在国家容许的标准下,变化也不会很大。
从味的角度出发,除了植物类蛋白的粮食香,动物类蛋白的腥,剩下的就是盐。(至于预防肠炎等疾病的的蒜味,这里暂不讨论。)换句话说,颗粒饲料大部分都是咸味,淡淡的咸味,甜味的颗粒饲料极少。那么能否说从味的角度调配成淡淡的咸味,再加上植物类蛋白的粮食香,动物类蛋白的腥,垂钓的饵料就能贴近原塘饲料的味型?从而达到满足新放鱼的偏食性呢?
弱偏食性指的是钓友诱钓驯化形成,人的思维复杂以及个性化,形成了每个钓友对饵料搭配的不同认知,也形成了放鱼当日五花八门的饵料在杆坑内的堆积。这些堆积中至少有一种是大多数钓友共用的一款调味饵,形成当地或者说该坑的习惯添加。这款调味饵在两日内将对对新放入的鱼形成弱偏食性,坑内原有老鱼更不用说。有这么一个真实事例:当地钓友的鲤鱼饵中,香的依赖是锦龙饵,几乎人人都少量添加,放鱼当日得知所放之鱼来自本地,非外地运入,劝一钓友开饵为大企业颗粒饲料,添加优质动物蛋白,适量盐调为淡淡的咸味,状态饵物理调整,其他暂不添加,效果不错。三日后按耐不住又想用此办法垂钓,前半场效果不佳,电话相约。和钓友交流弱偏食性的可能性后,整袋加入锦龙饵提香,白糖配合香甜,去掉盐其余不变。换位抽饵,一小时后窝内成开锅状,效果出现。
任何一次有效与无效都是特例,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真正有效的是不变化的基础和不断变化的添加。

休息休息再瞎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藤椅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22: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瞎编三

无偏食性指的是自然水域的野生鱼类,这也只是相对而言,因为不季节,不同岸边植物,飘落在水中也会在不同时间形成弱偏食性,这种特殊情况暂不讨论。
      鲫鱼鲤鱼在自然水域天性喜好香甜,这里的香不是指商品饵中添加的化学香,是植物原有的天然香。天然香常用的有两类,第一类是谷物粮食的炒香,第二类是芳香植物中萃取的香。
      先说第一类谷物粮食的炒香,某种程度上也是人的思维复杂以及个性化带给鱼的新食品。炒香后的谷物粮食在水中味的传播扩散,其速度及其扩散传播距离远大于生的谷物粮食,诱鱼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由此启蒙,在水中扩散的速度越快,诱鱼的速度就会越快,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越远,诱来的鱼就会增多。于是酒作为极容易溶于水,水中扩散快,穿透力强,且具备粮食发酵后的醇香,被首选作为载体来传播扩散谷物的炒香味。于是芝麻炒焦碾面添加喷酒成为野钓最常用的小药之一。
      谷物粮食中所含营养成分最高的是碳水化合物,于是甜的加入不仅是古人经验,也有了科学依据。这种香甜适度搭配在自然水域中完全可以满足鲤科鱼类的天性喜好,做为垂钓者只是需要掌握入水扩散后窝点内的浓度。食盒中饵的香甜浓度适合鱼了,抛入水中扩散后浓度被很快稀释,其诱鱼留鱼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加大香甜浓度水中扩散后浓度合适了,但随着垂钓进行,钓饵不断抽抛进窝,窝点内的浓度就会累积性增加,严重者又会出现鱼受不了的现象。如何调控入水扩散后窝点内的浓度,是成为高手和提高渔获而必须认真琢磨的技术之一。
      再说第二类芳香植物中萃取的香,以花香为基础的芳香植物,其萃取物质,不仅有香茅醇等等的香元素,更主要的是内含更多复杂的植物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正是鱼类喜爱的物质,再加上香元素空气中扩散诱人的香味,自然成为垂钓者喜爱的钓饵添加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投放|联系方式|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网站留言|手机访问|小黑屋|西钓网

GMT+8, 2024-6-2 19:57 , Processed in 0.126538 second(s), 26 queries .

西安钓鱼网(西钓网) 版权所有

© 2008-2021 XAFISH.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