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钓鱼论坛

    短信登录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西安钓鱼网手机版安装和设置钓场、渔具店免费申请地图收录欢迎加入西钓网微信群和QQ群忘记会员密码如何找回
楼主: 林潭小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灵,什么是钝?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3-8-26 16:56:53 | 只看该作者
绕一大圈,没说点子上。。。越说越糊涂。

灵顿的本质,是子线完全程度~!!!

我N年前已经论证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8-26 16:57:36 | 只看该作者
我一只是这么理解的,所谓灵于钝,区别并不在调级钓几上,而是区别在子线在水里的弯曲程度,子线绷直,甚至离地,此时最灵,哪怕小鱼轻轻一啄,漂上都有动作,子线弯曲,就比较钝,小鱼啄的动作不影响铅坠在水里的位置,不传达给浮漂,只有大鱼大动作,,铅坠才或起或落,把动作传递给浮漂
对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8-26 17:02:20 | 只看该作者
笑傲江湖100 发表于 2013-8-26 16:05
一定要好好学习初中物理,不敢想当然。
子线上边是:8字环、坠、水线、漂。我在分析子线所受的向上拉力。 ...

明天晚上搞尚水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7:05:51 | 只看该作者
西安小冯 发表于 2013-8-26 16:57
我一只是这么理解的,所谓灵于钝,区别并不在调级钓几上,而是区别在子线在水里的弯曲程度,子线绷直,甚至 ...

你说的对。只是同样在子线绷直的状态下,这个绷直的拉力大小也有不同,鲤鱼在吸食时用的力也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8-26 17:16:07 | 只看该作者
林潭小钓 发表于 2013-8-26 17:05
你说的对。只是同样在子线绷直的状态下,这个绷直的拉力大小也有不同,鲤鱼在吸食时用的力也不同。

绷直时候的拉力,那就取决于浮漂的自身了么,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支拉力相同的浮漂,有的漂的4目比同样型号大小别的漂的2目拉力都大,所以程宁教学视频在初级教学篇里讲了一句话说:作为一名钓手一定要熟悉自己的浮漂,拉力多大,翻身速度多快,都要掌握。我觉得是很好的经验,如果把一根鸡毛钓熟悉了,不比佛手瓜差多少。
所以你说绷直时候的区别灵与钝,那只有你自己知道,换一个人,换一个漂,换一池水,都不一样,就不能笼统的以几目几目来概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7:21:36 | 只看该作者
西安小冯 发表于 2013-8-26 17:16
绷直时候的拉力,那就取决于浮漂的自身了么,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支拉力相同的浮漂, ...

言之有理。同样一支浮漂,调目越多,钓目越少,则子线绷直的拉力越大,浮漂的反映越灵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8-26 18:42:45 | 只看该作者
林潭小钓 发表于 2013-8-26 16:43
一定要好好学习初中物理,不敢想当然。
子线上边是:8字环、坠、水线、漂。我在分析子线所受的向上拉力。
...

真要懂点物理,可以让你再笑一笑。

先说你的概念:“调4钓2,子线拉力等于钩重加2目的浮力。以此类推。”钩的重力向下,2目浮力向上,在浮漂平衡的状态下,两个力相加等于多少,你会算吧?

所以,我讲问题设了前提,虽然不考虑子线水底状态,但不是说子线下面没东西。子线下边不绑钩,也是可以分析它的受力状态,不是不能分析。

“子线向上的拉力和向下的拉力还有区别不成?”:区别大了!子线受到的向上拉力,主要是浮漂的浮力(当然还有自身及水线,钓组附件等的浮力),分析起来较为简单;而受到的向下拉力主要是饵食及钩的重力和鱼的吸食力,与子线水底状态有关,分析起来较为复杂。所以,我分析子线所受的向上拉力。

那如果子线下面没有帮钩,没有挂饵料,按你说的,子线还要承受浮漂的浮力吗?:当然承受浮漂的浮力,否则子线会沉底(子线比重大于水)。当然如果子线比重小于水,是另一种受力情况。

所以,不要想当然,一定要好好学习物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8-26 18:58:07 | 只看该作者
碧螺春 发表于 2013-8-26 17:02
明天晚上搞尚水苑啊

我盼着去华山分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8-26 21:53:53 | 只看该作者
笑傲江湖100 发表于 2013-8-26 18:42
真要懂点物理,可以让你再笑一笑。

先说你的概念:“调4钓2,子线拉力等于钩重加2目的浮力。以此类推。 ...

江湖师父,在浮漂处于平衡状态下,不管调几钓几,子线受到向上和向下的来都是相等的,这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子线永远不承受八字环以上的所有重量。你的物理水平确实不敢恭维。以后还是改叫“笑傲浆糊”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3-8-26 22:01: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笑傲江湖100 于 2013-8-26 22:03 编辑
关鱼星 发表于 2013-8-26 21:53
江湖师父,在浮漂处于平衡状态下,不管调几钓几,子线受到向上和向下的来都是相等的,这就是作用力和反作 ...


徒儿,看明白了再给师傅改名字。红色部分是楼主的理论。
光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22:25:07 | 只看该作者

真要懂点物理,可以让你再笑一笑。

先说你的概念:“调4钓2,子线拉力等于钩重加2目的浮力。以此类推。”钩的重力向下,2目浮力向上,在浮漂平衡的状态下,两个力相加等于多少,你会算吧?

我只是省略了中间的计算过程。拿调4钓2来说:不挂饵料时,钩不触底,必然是4目,子线受到的拉力就等于钩重(不计钩的浮力)。挂饵后,子线受到的拉力=钩重+(饵料重量—池底对饵料的支撑力)。饵料重量—池底对饵料的支撑力就=(4目—2目)的浮力=2目的浮力。
   另外,你再别扯上什么坠子的浮力、八字环的浮力甚至线的浮力,这些不用说都知道,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是忽略不计的。
  你回复中其他的问题就不细说了,免得越说越黏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3-8-26 22:39:14 | 只看该作者
笑傲江湖100 发表于 2013-8-26 22:01
徒儿,看明白了再给师傅改名字。红色部分是楼主的理论。
光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不行。

嘴硬不如理硬。有时间去请教一个高中生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3-8-26 22:53:49 | 只看该作者
我来一砖!
“如果形状相同、几何尺寸相同的两个浮漂,浮力比大的浮漂吃铅多,但自重轻。在受到同样拉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也大于另一只浮漂。”
   楼主,你这句原话需再斟酌一下!
   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水的那部分重力,所以外形完全一样的浮漂,不管吃铅比大小,都调成平水后,他们的系统重力(浮漂重量+铅坠重量,为了简便起见这里省略线组中的其他部分,铅坠大小的差别所产生的浮力也省略)是一样的,因为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所以当受到同样大小向下的外力时,加速度应该是一样大的。
   如果你说吃铅相同浮漂,外形类似(只是体积大小不一样),体积小的浮漂更容易出动作,这就对了,因为吃铅比大的浮漂更轻,线组的整体重量更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3-8-26 23:22:21 | 只看该作者
林潭小钓 发表于 2013-8-26 22:25
真要懂点物理,可以让你再笑一笑。

先说你的概念:“调4钓2,子线拉力等于钩重加2目的浮力。以此类推。 ...

“挂饵后,子线受到的拉力=钩重+(饵料重量—池底对饵料的支撑力)。饵料重量—池底对饵料的支撑力就=(4目—2目)的浮力=2目的浮力。”正确。100分。

如果考虑饵食浮力,可附加10分,共得分110分

本身是个容易抬杠的话题。知道你只是表达不严谨,比如“调4钓2,子线拉力等于钩重加2目的浮力。以此类推。”

“三七调”那一砖你够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3-8-26 23:25:01 | 只看该作者
至于调钓的灵与钝,这个很多大师们(在全国范围内有知名度的)都提出过自己的观点,但至今没有所有人都认同的说法。我觉得这是由于单纯物理上的灵顿(要浮漂出现动作,施加外力越小则认为调的越灵)和实际垂钓上的灵顿(出动作就能中鱼)在调钓目数上有时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况,比如有时候搓饵钓鲫鱼,调3钓1,有口就中,有时候却只出动作不能上鱼,改为调3钓3甚至调1钓3中鱼率才会高点。其实只要知道了其中缘由,在不上鱼的时候总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时候定义灵顿已经不重要了,上鱼才是硬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投放|联系方式|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网站留言|手机访问|小黑屋|西钓网

GMT+8, 2024-6-4 06:31 , Processed in 0.141687 second(s), 19 queries .

西安钓鱼网(西钓网) 版权所有

© 2008-2021 XAFISH.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