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钓鱼论坛

    短信登录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西安钓鱼网手机版安装和设置钓场、渔具店免费申请地图收录欢迎加入西钓网微信群和QQ群忘记会员密码如何找回
查看: 4987|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谢建康谈钓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16:3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谢建康谈钓鱼(转自中国钓鱼频道)---------不是原创,我转载的

  这是谢建康最近对钓技、饵料方面的一些新的探索。我在中国钓鱼频道发现 (xianjian0007发表),感到有新意。现将主要部分转过来。

  传统钓在竞技中全军复没的原因及希望

  在中华钓鱼文化的第一次大革命中,台湾钓法和适用饵料使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钓,在竞技场上遭遇连连的惨败。它像一声炸雷,震撼了数千万中国钓鱼人的心。如果说那个时候,还有少数传统钓手仍然在继续拼搏,到了第二次革命时—老鬼鱼饵公司的创新产品——拉饵问世后,仅短短的两三年时间,传统钓手们就遭遇到彻底的失败——几乎全军复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第一是台湾钓法在当时的竞技环境中,本身就是一种优势钓法;而后来拉饵的出现,又使其成为一种优势中的优势。 第二是适合传统钓的虫饵被取缔,一时间又无适应饵料。 第三是为了商业利益的需要,人为的制定有利于台钓推广的法规。 第四是当时竞鲫的对象鱼,多是以有利于台钓的鲫鱼鱼苗为主。使众多的传统钓手怨声载道、甚至不认可“钓王”。 第五是鲫鱼总成绩不按中国人以总重量为准的国情,而是宁愿麻烦和费时,也要一条条的数。

  第六是传统钓的自身因素:这个问题较复杂,其中主要是没在现时法规下,探索出适宜的应对措施——更进一步的提高竞技时的技巧和研制出相应饵料。

  不可否认,经历了两次大的革命,由于极大的刺激和促进了众多钓友们的需求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天中国的鱼饵市场较1990年前的营业总额翻了数番,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但另一方面,前两次革命的成果已接近颠峰,使目前的渔具市场接近饱和状态,渔具零售市场已开始出现萧条态势。

  当前,如何进一步促进渔具市场的消费、使渔具市场更加繁荣的议题已迫在眉睫。我认为关键在于:①中国各级钓协要集思广议、因势利导,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认真研究和制定一个较长远的规划。同时引导和与一些大的渔具、鱼饵商家、并在有竞技钓和传统钓代表参加的情况下,重新制定一部适合中国现实国情的、各种钓法和派系都能认可的钓鱼竞技法规,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同时和水利厅有关部门制定一个猎渔法规,保护鱼类生态环境和资源,禁止各种非法捕鱼;可以结合国外经验,制定国内的合法猎取各种对象鱼的最低重量标准。 ②兼容性新法规制定后,各基层钓协要能够做到公正、平等、鼓励和引导多种钓法都能积极投入到竞技活动。并制约有关商家的分裂行为(对分裂行为可不予支持——不承认) ③各渔具、渔饵厂家要有前兆性(如矶钓杆),为今后钓鱼市场可能出现的再一次革新、出品更多创新型产品。 ④各地的渔具零售店,可以学习新时期渔具营销的典型——营销和休闲娱乐相结合的垂钓俱乐部;通过媒体宣传成功事例加以推广。它不但对提高和完美各种钓技法、提高钓友消费有积极作用外。还能促进垂钓运动的全民化发展。

  在此,我提几点建议,供各级钓协领导和有关竞技钓的活动赞助商、以及全国钓友们参考:①禁止以鲫鱼鱼苗(1两或2两以下)为主要对象鱼的各种竞技活动。 ②竞鲫总成绩在需要、愿意或欢迎传统钓手参加时(声明‘竞技钓专场’除外),以总重量为鱼获标准(它可尽量减少对鲫鱼鱼苗的伤害)。 ③竞技时把限3.6米杆改为限杆3.6米以下(短杆不会影响长杆的垂钓——可以取长补短)。

  ④承认“诱鱼”行为的事实,将不许打窝(诱鱼就是打窝)改为诱鱼时不许用其它辅助工具 ⑤允许传统钓手挂双饵诱鱼,一示公平性竞争。 ⑥这是最具争议的:将不许用虫饵的规则删除——大度一些,为什么一定要限制这种“弱势”钓法呢,难道弱势也能造成威胁么?它的“不公平”又何来?!(后面我将专题介绍无倒刺钩的虫饵挂钩法,以示它的公平性)。

  对以上法规的修改意见,我要说明一点:它不但不会影响到渔具、鱼饵市场的繁荣,反而会为其带来更大的商机。

  最后希望全国的传统钓和“竞技钓”友们:让我们共同为各种钓技、钓法的进一步提高,共生、共荣,不断为伟大的中国钓鱼文化增添光彩。

  中国竞技钓现状和未来展望

  前 言

  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但当我真拿起笔来时,才感到要应对这一题目是何等的困难。

  目前,在中国竞技钓已经被模式化,规范化并正在蓬勃开展时,我对它提出异议,并试图改变它。是否是明智之举,就连我自己,也始终都给它打着问号。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将我的一些个人看法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回顾历史

  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较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晚了两代人,比日本晚了一代人,比台湾也晚了将近一代人。到1980年前,中国的钓鱼文化仍然被**“艰苦奋斗”和限制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所束缚(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旨在对权贵们进行限制的这些措施,也正是他的伟大之处),至1990年前,钓鱼技术仍然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而西方,日本如台湾因较早开放了民众生活方式,必然也在垂钓领域引发了技术革新和革命。所以,那个时期引入的“台湾钓法”(据说最早由日本传入),自然会比中国的传统钓鱼方法具有相对优势。这一客观事实,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由于“台钓”起步较早,加上许多年中国钓手们在竞技中无休止的励练和精研,已非往日的台钓可比,目前的“竞技钓”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必须承认:“竞技钓”确是一种非常出色的系统钓鱼技术。

  在那个特定的时期,由于“竞技钓”自然具有的高消费,给当时中国渔具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在这种机遇的驱使下,一场轰轰烈烈的民众化竞技活动在全国蓬勃兴起。正如我前文所说,目前,中国渔具市场的产值,较1990年前翻了数番。一个繁荣兴旺的渔具市场展现在我们面前。

  回头再看中华钓鱼文化的另一支柱——传统钓: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和自身因素决定了它在竞技场中连连失利,并使刚刚看到一点希望的它(指创新的“组合钓法”),也同样在竞技场中遭遇到灭顶之灾。

  之后,在一片怨声载道声中逐渐冷静下来的传统钓手们,一小部分仍然在“竞技钓”鞭长‘未’及的边远地区奋力征战;大部分在坚守着自己稍占优势的领域(野钓);部分不甘心退出竞技场的人改投“竞技钓”门下;却只有少数精英们,并未停止对自己技术的进一步探索,他们在默默的一点一点艰难的积累着经验,他们一直未放弃重回竞技场的愿望。但一个客观事实摆在他们面前:在钓鱼技巧不断创新和完善的今天,能适应传统钓特色的相应饵料的创新,却始终处于停止不前的状态。

  在回顾那段历史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个时期的两次亲身经历。

  1、时间:1995年5月7日;地点:西安西郊某养殖试验场;组织者:西安钓鱼协会和老鬼鱼饵易哲前辈;钓赛名称:老鬼鱼饵杯钓鱼邀请赛;参加主体和人数:西安各渔具商和其代表共200余人;主要对象鱼:鲤鱼;有关比赛规则:不限杆长,不限饵料;比赛场次和时间:两个赛池一场比赛,三个小时,(比赛分上下两场);鱼情:密度不小,但鱼事先被塘主喂过,不太开口(事后才知道)。

  这是我一生参加的第一场比赛,终生难忘。因为它使一个才学钓鱼一个来月,还不太会绑钩,由别人代劳的我差一点登上冠军的宝座,并且给我的探索鱼饵奥秘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所在钓池比赛开始的整个过程中,几乎整场都是很少有人扬杆,多数人“光头”,唯独我,前半场一直是不断上鱼,引来了一些旁观者和裁判的观看(当时的赛场没现在严),就连钓协张裁判长也不由的在我和另一池,当时西安台钓第一高手肖维老师中间来回观看,并激动的说:“这回不会钓鱼的要拿第一喽,西安特产蚯蚓要显威风喽。”结果这一声,引来许多钓友来向我要蚯蚓和饵料。结果,“虎皮蚯蚓”很快被抢光,后半场只好用自己配的饵料垂钓。钓况是鱼杆杆大送漂,但就是不中鱼,在“提早了”、“提晚了”的叹息中,后半场我只钓到一条鱼,拿了比赛的亚军,冠军是肖维老师。

  事后回想:1、我渔具店自配自销的“聚鱼剂”威力巨大,效果良好;2、“虎皮蚯蚓对吃饱了的鲤鱼仍有强烈的吸引力;3、长杆立漂底坠钓法不亚于台钓的优势(钓鱼大);4、后场使用的以“聚鱼剂”为主的饵料,加的粘性物太多,且加了麻丝(学报纸上介绍),饵又大又硬。鱼饵都又从鱼嘴里拉了出来。

  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您才学钓鱼怎么会配饵” ?很简单:“我是药鱼世家”出身,年青时就知道鱼特别爱吃中药,配鱼饵只要将有害物质去掉,加上麦糠、豆粕、菜粕、鱼粉和好的粘度物质及香料就是高质品饵料。

  事后,我得到了两个更大的收获:一是我配的“聚鱼剂”很快打开了西安市场,(我在产品透明包装里用红纸打印上(不须钓技的)特效聚鱼剂几个大字)。它后来的正式产品被全国一些知名钓友作为密武器至今。二是我确定:散化性饵料,尤其是“散化性糟食”与雾化饵相比,在钓鲤、草鱼时具有明显的优势。我在97年版聚鱼剂包装中专版介绍的“散化性糟食在混合鱼竞技中的运用”至今被众多的全国“竞技钓”高手们采用。

  2、时间:1997年;地点:西安北郊一鱼场当时的专业竞技池;组织者:西安钓协;钓赛名称:昆仑杯钓鱼邀请赛;参加人数:150名;主要对象鱼:1号池钓小鲫(约3条一两),2号池钓鲤、草鱼;有关比赛规则,不准用有倒刺钩,钓鲫鱼以尾数计成绩,3.6米杆以下。钓混养4.5米杆以下,以总重计成绩;两池各为一局,每局中间换钓位,两局积分相加最低者排前;不限饵料;不许以辅助工具打窝,有团体名次;鱼情:较好。

  这是我一生中参加的第四场比赛,也是我多年前参加的最后一场比赛。第一局钓鲫我用散漂定点钓法近钓,前半场用自配饵钓鲫失败,仅钓鲫6条;后半场用旁边钓友红蚯蚓(自配饵诱鱼),钓鲫50多条,总尾数60多条;(记不太清),得8分;第二局钓混养;用散漂抛杆钓法,前半场钓鲤、草鱼上杆连连。奠定了高分的基础。后半场钓鱼五条,得壹分,总分9分,未进前十;队中另两名是台钓高手,各得9分,得团体第三。

  事后回想:1、钓鲫自配饵太大,又粘,劣势。后加散化物后的饵料诱鱼成功,蚯蚓钓小鲫最好(中鱼可达80-90%),诱、钓饵搭配合理,必然会有好效果;2、钓混养用出售的聚鱼剂加糖加鱼粉,鲤、草吃口好,必胜。

  收获:A、自配鲫鱼饵不好,证明配饵经验不足;B、钓小鲫蚯蚓特好;C、再次验证了散化性糟食钓混养的效果;D、和其它钓技(台钓)钓友可以愉快的合作;E、传统钓并非“弱势”。这一感觉在我后来和“竞技钓”友们的交流和去年以来参加的竞技活动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自从这次参赛后,钓鱼规则中加了一条,“不许用虫饵”,没有鲫鱼配饵经验的我,和许多传统钓手一样,明知用雾化饵也会不敌,便退出了竞技钓赛至去年初。

  我上面介绍的两次亲身经历,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我们分几个步骤来看一下,更能说明问题:(一)在我第一次参加钓鱼竞赛的95年前后,中国竞技钓主要还是钓混养的阶段,各种钓法都能自由发挥时,台钓和传统钓都不具“优势”。

  (二)在我第四次参加钓赛的1997年,尽管增加了钓小鲫鱼项目,并规范了钓杆和钩,但还没有取消虫饵这一真正绿色钓饵时,台钓仍然没对传统钓形成明显优势。传统钓手如果当时都能解决无倒刺钩挂虫饵的技巧和各种技巧发挥的好,在那场钓小鲫中谁胜谁负还很难说(当时鱼密度特大,但有些“乱口”,用蚯蚓就不存在“乱口”);钓混养,本来就是传统钓的强项(指和自己钓鲫鱼技巧相比)。因和台钓在技巧上各有所长:台钓钓鱼多,传统钓鱼大。都很难给对方造成优势,并且两大技术中另一因素——饵料,对双方技术的正常发挥也是平衡的。

  (三)从那以后,由于取消了虫饵的使用,而且钓鲫鱼多是以小鲫鱼为主,又因当时钓饵对双方技巧的发挥带有倾象性,便是当时许多传统钓手退出竞技场的原因。那时,我听到有传统钓友说:“这比赛是有意在排斥我们”。我认为并非完全如此,这是因商机而旨在推销商品,促进当时渔具市场高消费的一种策略,是主要由商家(赞助商)推动的一种商业行为。对此,中国各级钓协也很无奈,不信大家可以看看中国钓协的有关竞技文件,至今并无不许用虫饵的规定。

  谈到这里,我本想结束这一段落,进入下一阶段“中国竞技钓现状”。可还缺少一段历史,就是从我和大部分传统钓友们退出竞技场以后,仍有少数传统钓友们不甘心失败,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企图挽回已注定了的败局。这其中就有我们西安的一个典型个人和事例;全国知名的传统钓高手——西北钓侠曲柳老师,当他运用后期传统钓手们新创的“组合钓法”,使出浑身解数面对数百名“竞技钓”友时,同样因没有专用的适用饵料而最终放弃了战斗。转而用新学习的“竞技钓”法参加竞技,结果可想而知。

  在我叙述这些事情的时候,表面上似乎还算平静,但那些传统钓手们在最后战场上的拼杀,是那么的惊心动魄,可歌可泣,令人肃然起敬,甚至直至历史的今日,仍有一股暗流,汹涌澎湃,蓄势待发。

  中国竞技钓现状

  这是一个我们正在经历的境况,不须多谈,但有些事情,却应该直说,同时谈谈最近我的一些经历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目前局面

  大家都知道目前中国各大、中、小城市的各重大竞技钓赛中,“竞技钓”已经一统江山,没有了其他钓技对手。这些赛事已经成为“竞技钓专场”,成为“竞技钓”同宗较技的场合。在这些场合中,“竞技钓”是竞技钓的唯一标准,“竞技钓”= 竞技钓。这一局面的产生,其实也超出了多数赞助商们的本意,当年他们只要带有倾向性,就足以达到他们的目的了。时局被极个别的少数人操纵,这也和众多的“竞技钓”友们无关。

  目前,只有在某些渔具赞助商不愿出现的一些中国大型企事业单位、和一些边远小镇,县城及少数小城市组织的钓赛中,竞技钓还保持着它的本来面貌,在那里,不同的钓种,钓技欢聚一堂,大家愉快地共享着中华钓鱼文化这大度、包容的和谐乐章。

  近年来,我有幸旁观了这样几次竞技活动,当看到领状台下,各方钓友们昂首争看是谁家的选手取得了好名次,并全体为他们热烈鼓掌的时候,那热烈而欢快的场面曾深深地触动着我,使人不由回想起多年前自己也曾融汇其中的、令人难忘的情景。

  (二)问题的出现:

  如上所说,目前中国各大赛事中出现的“竞技钓”一技独秀,一统江山的局面,并非可喜,而是可悲。

  因为没有了对手(其它派别)的同宗较技,一是进步必须减缓,二是容易走进死胡同——钻牛角。多数人都知道,前几年,在传统钓手陆续从竞技场中退出后:“竞技钓”友们也不满于竞鲫时主钓小鲫的做法。因为那样主要比的是技巧熟练程度,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在强大的各种压力下,现在的竞技钓已基本走上了正规,竞鲫时,主要以中期鲫鱼为主(但对此到目前还没有一个规范)。于是新的问题出现了。

  早年间专供竞技的鲫鱼池,鱼塘主是根本不喂的,或者很少喂。小鲫鱼吃的主要是钓友们练杆和竞技时打入塘中的饵料,鱼很快就习惯了。

  而如今的鲫鱼池,塘主不但供竞技使用,平时还要给鱼喂养大量的生长饲料,不断的将成鱼出售。而喂养的饲料和我们所使用的商品饵、具有很大差异:喂养饲料主要考虑鱼的生长需要;而钓鱼饵料(商品钓饵)却注重的是鱼的口感,以鱼爱吃就行。

  在一般人看来,这里边不应存在问题,因为养鱼饲料就象人类生活中的萝卜白菜、粗茶淡饭;而现代钓鱼饵料就如同海参鱿鱼、精米细面,自然是后者对鱼的诱食性和入口性更好。然而,事情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而且难以应对的问题,即使是专门从事鱼类研究的专家,也对此难下定论,就像现代钓饵,尤其是鲫鱼饵在兼养殖生产的竞技场的出现,造成了鱼身体机能的紊乱一样,随着出现的多种现象,在我们难以适从的同时也给我们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如果我们继续沿着这条混乱的思路往下走,最后必然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无所适从的茫然。

  这就是众多“竞技钓”友们目前面临的情况,当众多钓友们,看到就连那些高手也难以应对的“乱口”情况时,而出现的茫然。

  现在,我们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钓鱼饵料如何能使鱼更爱吃,二是在钓鱼技术上探找,哪一种方法,在我们还没能完全解决饵料问题时,更有效。

  对以上两个问题的认识,还让我从近几年的一些实践谈起。

  众所周知,古老的传统散漂钓法是钓技钓法中最落后的,但在长杆短线的定点野钓中,假如你眼力好,切风力不大于3级的情况下,效果却绝不在立漂双钩或单钩之下。

  用于竞技中的钓鲫,三米左右远的底钓,并且能够钓出较好成绩的,全国可能再无第二人(指近年)。

  时间:2004年六月初;地点:西安市龙鼎祥钓鱼竞技场二号鲫鱼池,这是我久别(大约四五年)竞技后第四次来到这里,为调研练杆。我当时坐的是编织筐“钓箱”,用的是自配腥香型粘性散化饵,3.6米台钓杆、齐杆线(长出15公分),三目中粗短节散漂底钓三米近水。由于连连上鱼,极少空杆(中鱼率80%以上),引来一些“竞技钓”友们的观看和赞叹,吴强老师也前来用我的全套装备试杆,他试钓十余分钟,也是和我同样的上钩率,而旁边为大赛练杆的众多“竞技钓”友们,底钓时中鱼率却只有20-30%,而且是好钓绩,而浮钓、每分钟也不到2尾,而我平均每分钟可钓鲫接近3尾。就连旁观的两个裁判也激动的大喊:“这回传统钓要拿第一喽……还玩台钓干啥,不如把杆折了,回家算了。”

  经过五个月准备,秋天我第三次参加钓赛,为验证此钓法和相应鱼饵的实用性。赛前我告诉钓协张裁判长,争取进入前十。比赛时我用三目中粗短节散漂,单钩底坠、3.6米杆齐杆线(分主、子线、子线20公分),三米远底钓。第一局在东起北边第五位(差位)远钓试着打浮失败(鱼不起浮,附近钓友都失败后转打底,没有经验的我坚持到底)得了最后一名的16.5分。张裁判长知道后鼓励我说:“后面还有三场,好好打。”结果后三场我打了共5分(鲫鱼在南岸东边倒数第三的差位打了2分,混养用双钩双坠钓法一个1分、一个2分),比冠军吴强老师后三场还高出1分。总分拿了第24名。当时我一个传统钓面对的是近400名“竞技钓” 友。领奖台上当众多“竞技钓”友为我热烈鼓掌时。激动的我久久的说不出话来,回家的路上,热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我心里默默的念叨着,谢谢你们,我的好钓友,谢谢你们,中华民族大度、包容而优秀的兄弟。

  后来钓赛转场,近岸水底浅,鱼不靠边,我开始转用初学的“竞技钓”法,单钩双坠钓法和双钩双坠钓法。

  尽管去年10月和今年初我用以上初研钓法参加了两次大赛失利,但在和众多钓友、有时是一二百名“竞技钓”友们练杆时,他们看到我用单钩双坠钓法在“乱口”情况下(底钓)可明显提高中鱼率时,许多钓友们都承认,在“乱口”情况下,该钓法有优势。吴强老师认为:“你那种钓法在鱼获六、七十尾以下时有优势”。我觉得“乱口”时, 90尾以下时应该有优势。

  一次大赛的前一天,我去钓场作试验对比(我没参赛),遇到山西谢钓友:“我们正在议论你呢,在这样的池子(指“乱口” ),还是你那种钓法好(指单钩双坠)。”对此,西安多名“竞技钓”高手,也都予以肯定。

  据参加过全国其它地区大赛的钓友们说,很多池子都是“乱口”。我认为,每种钓法在适合的环境中,只要有适宜饵料的配合,都有自已的优势,只不过多少罢了。“学无止境”,这应是一个智者的座右铭。

  目前,我的研究方向是“竞技钓”,“组合钓”“散漂钓”和“双钩双坠钓”在各种鱼情时的技术优劣对比;尤其重点是对它们各自所需不同的饵料研讨上。由于我仅是一个“竞技钓”三流钓手,“组合钓”和“散漂钓”二流钓手,“双钩双坠钓”的初研者,还不能在竞技中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完全比较出它们的优劣。所以只有寄希望于今后竞技中的实用钓友们,我相信,只有他们,才是中国未来竞技钓的希望。

  <三>技术探讨:

  任何一种技巧,在具有它们特别的优点时,也同时具备它们某些方面的不足。而这种不足,也许正是别人的优点。完美无缺,仅是人的一种愿望。是和现实有出入的。

  时代在前进,事物在不断变化着。关门苦练与这个时代也不符。这里有一个例子,前段时间,我多次和西安一些钓友谈论过的一个问题:鱼吃食时的入口过程在鱼漂上的反映情况之一,就是早年间台钓理论大师朱家明老师所谈,鱼在吸饵入口的瞬间,当鱼饵刚入口时,由于鱼的上唇作为支点,将入鱼口中的一段线和钩的信息反映在漂上,会有一个很小的动作,这时扬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巧(大意)。这才是“竞技钓”原理中的第一动作呢,此理论对钓“乱口”更重要。但是在交谈中,我发现绝大多数的钓友们都不知道这一理论,而且还和我争论。

  对于这一情况,朱老师一定会寒心的。连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都不知道,你怎么能钓好鱼,再不好好学习,你就打住,别再费脑筋了,更别说你是什么高手。

  我在本文中的主题思想,可用六个字概括,就是“共容”、“共荣”、“共融”。它是我写本文的中心思想,我所称的新理念。

  我这一理念的第一步是“共容”,就是我前面已明确了的,今后的竞技场,应该是各种钓技、技法创造一个同台较技的公平场合;第二步是“共荣”,多种钓技技法欢聚一堂,相互切搓、取长补短、共生共荣;第三步是“共融”的第一种形式;多种钓技钓法同聚一人之身,各取所长,临场发挥;第四步是“共融”的第二种形式(探讨):将“竞技钓”和“单钩双坠钓”融合的“双钩双坠钓”。(祥见第一部分探讨篇之十二)

  前面三步骤大家很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后面 我主要谈一下“双钓双坠钓”法的有关理论依据。先谈一下它运用的两大理论基础:①“竞技钓”法的系统理论;②“组合钓”法的系统理论。对第一种理论,因我本身基础太差,免谈。后面着重谈一下“组合钓”法(也是传统钓法)的有关理论和对口适用鱼饵的探讨。如果“组合钓”不能证明自己在竞技中所具有的某些优势的话,双钩双坠钓法是不会有前途的。

  大家都知道,钓鱼技术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饵料的调制,二是技巧的发挥。两者缺一不可,因为再好的技巧,挂一块石头是钓不上鱼的;再好的饵料,没有鱼钩也是钓不上鱼的——鱼钩是人类钓鱼技术的第一大发明,没有它,其它技巧不会应运而生。

  大家也应该清楚(不想不知道):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钓法,我们现在称为的传统钓,并非中国所独有,世界各国的先祖和前辈们,也都曾使用过这种钓法,后来各国或地区的其它钓法,都是在这种钓法基础上的演进,这就造成了后来钓法的不同。

  改革开放后,在钓鱼技术上停止不前的中国钓鱼人,有一部分初步接触到由外地引进的创新了的钓鱼技术——“台钓”,很快就赞同、并接受它;有一部分人由于多种心理,最初在抗拒、而后来又逐渐地受到它的启发,或 接受它,或另觅途经。如后来创新的“组合钓”,暂不说它的优劣,中国人有句老话:条条大道通北京——这是一句真理。

  这两种看似相似的钓法,运用的却是两个不同的原理、两个不同的概念:“吸饵钓法”和“吞饵钓法”。

  台钓,现在的“竞技钓”用的主要是吸入原理——吸饵钓法,讲究的是“灵敏度”,要求在鱼有吸入动作信息的第一时间扬杆,侧重点是一个“快”;而“组合钓”所用的主要是吞饵钓法,讲究的是“钝”——稳。侧重点是“中鱼率”,其实这两种钓法尽管侧重点不同,但都是为了一个目地——多上鱼。据体那一个方法最好,我认为各有优点。谈到这里有两个问题必须说明:①灵敏和纯是相对的,而且有的时候它们的含义要“互调”。②所有的鱼都是吸饵入口,鱼不象人一样可用手将食物送入口中。“吸饵”和“吞饵”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吸饵钓法”最形象的比喻是,随着大铅坠迅速入底的拉饵团,因中途部分物质的化落,成为絮状,鱼吃饵时饵随着水流吸入口中,也可想象为:软的,可塑性良好的雾化性搓饵,在鱼吃食时很容易变形而顺着水流进入鱼的口中。因为这是“竞技钓”用饵的主要原理(倒不是说它不用“吞饵”原理),所以我前面说它主要用的是吸饵钓法;对“吞饵钓法”的理解,可以想象为鱼吃玉米粒或颗粒饵时的情况。由于单钩双坠主要使用的是落底坠,要求鱼基本是“吃死钩”时才扬杆,侧重的主要是“中鱼率”,所以对饵料的要求就要有“等待”的因素,自然会使鱼饵较耐久。这样就会造成所用饵料可塑性较吸饵钓法要差,鱼“品”食时不管,“吞”饵入口才提杆。早年间的“粘疙瘩”搓饵也是一个例子。尽管,近年来传统钓在饵料上也特别重视“可塑性”,但由于低密度的需要、“乱口”时的应对和落底坠的特性原理的需要,其所使饵的主要结构和物理性能和吸饵钓法还是有一定差异。也不是说传统钓就不用吸饵钓法。

  再谈一个问题:由于“竞技钓”起步较早,再加上高消费的刺激,目前它的各种条件具备较好。而传统钓由于多种原因,到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完全适宜的饵料。它所能用的饵料主要是为“竞技钓”特色而制。比如雾化性搓饵,尽管对多种钓法有共用性,但相比较还是侧重于“竞技钓”。而拉饵,就纯粹是为“竞技钓”而创新的。

  什么样的饵最适合传统钓呢?这个问题要从鱼的共性和各种钓法对饵的要求、及不同饵料制作时所受到的一定制约谈起。

  首先谈谈鱼的共性,而且主要谈鲫、鲤、草鱼,竞技钓中最常遇到的三种鱼,因是北方人,对罗非的习性不太熟悉,免谈。

  大概是1996年前后吧,我在报纸上看到刑乐仁前辈谈到鱼对饵料的共性时,引叙日本对鱼类遗传学的研究:鱼类的祖先在它们长期生活中,将某些物质的气息,已经注入到它们的遗传细胞,并且代代相传(大意)。这一论点正好和我青年时就已具有的某些感性认识不谋而合,而且更加强了我的信心,使我开始了对饵料的着意探讨。

  散化性饵料(主要由麦麸、菜粕、豆粕等配成)在钓混养鱼(主指鲤、草鱼)、效果优于雾化饵的论点目前已被大多数各种钓法钓友们所认同。当然,若会把雾化饵与散化饵合理搭配,效果将会更好,如:用商品雾化饵和喂养颗粒混合,其实它主要取的是商品雾化饵中的有效添加剂和喂养颗粒主料两项主要物质,当然也包括颗粒饵中的少量有效添加剂和商品饵中的部分材料。

  许多人认为喂养颗粒对鱼适应性最好。其实不然:一是从主料上讲,它尽管比雾化饵有较好的适应性,但还缺少一些更好口感的现代物质;它所使用的主料受经济因素(价格)的制约,仅以鱼的生长需要考虑配伍。而钓饵,却只考虑鱼的口感,不管鱼的生长因素,只要鱼爱吃就行(排除有害物)——不太受价格限制的钓饵自然会有更高档的主料成份。添加剂也同以上道理,会和喂养颗粒形成两种不同配方。所以,当你还没有完全自配饵料的经验时,能选对一款适宜商品饵与颗粒饵搭配,实为上选。

  对于添加剂,向来是商家的禁地,因这里不便谈就到此为止。对于主料,往往被许多钓友们忽视,主要把注意力放在添加剂上,这是不对的。主料和添加剂是饵料组成的两个方面,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甚至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只要能将主料完全合理的配伍,没有添加剂,有时也能钓出好成绩(钓位好因素排除在外),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淡味池;你用一等添加剂组方,没有较好的主料相配,很难取得好钓绩。

  结论:钓混养(以鲤、草鱼为主),由于主使饵的性质对吸饵钓法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反而对吞饵钓法较为有利,所以各种钓法能在适宜情况下使用它,对其它钓法都不具有优势——势均力敌,就看谁的临场发挥和运气——钓位了。

  下面再谈鲫鱼饵:先谈一个题外话作引子:大家都知道鲤鱼性喜粘(其它方面不谈),其实草鱼也同样喜粘,只是饵料要更散一点罢了,那么鲫鱼呢?

  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觉得鲫鱼也同样喜粘。而且较其它鱼更为突出,一些粘性物质加入鱼饵后,能明显提高对它们的适口性,提高钓效。有时直到连上单饵都感不便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跟据这一特性,我制成了新型钓饵 “粘性散化饵”。它是由单项或多种粘性物质为主体,以其它散化性物质为调制剂的新型鱼饵配方。较其它类型饵料,不但具有更好的口感,而且整体配伍,品质更高。

  由于粘性物质比重较大,又因粘性物质极易和其它散化物质结合,入水后被溶部分成锥状快速散落。与雾化饵在主体结构上和物理性能上有明显区别,故称其为“粘性散化饵”。它不但是效果十分出众的高品质“竞技钓”适用饵料,再稍加调制,即成单钩钓法的最佳钓饵,填补了单钩钓法无专用饵料的空白。“粘性散化饵”用于钓混养,亦有突出效果。

  顺便说几句:吴强老师在肯定这种饵料性能后说了一句话:“这种饵料太粘,上食不方便。”山西谢钓友试用我另一种饵后说:“很好,效果的确不错。”西安原丁两位钓友试用后说:“你的饵太厉害了,挂上钩,吃上钩,挂下钩吃下钩,根本不吃我们的饵。”问他用的什么饵,回答是国外某种饵料自己调配的。

  其实,对我说的粘性散化饵,相似饵料早已被国内一些“竞技钓”高手所采用,只不过受钓法的制约,他们没能将它发挥到极致罢了。

  假如“单钩双坠钓”因为有了适用饵料而能更好发挥它的特长的话,“双钩双坠钓”能否有前途呢?这一问题,以后会有结论。

  未来展望

  (一)极待解决的问题:

  如同我在之前发表的“传统钓在竞技中全军复没的原因及希望”一文和我前文中所说目前中国各重大竞技赛事中,“竞技钓”单元化模式的局面应该改变,应该由多元化模式取代。那个着意推广“台钓”的历史应该告一段落,它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一个由“竞技钓”、“组合钓”、“散漂钓”和“双钩双坠钓”同堂较技的场面符合今日和今后中国钓鱼竞技的发展规律。

  在我们为新时期各钓种的同堂竞技创造必要条件时,关键集中在两个问题上:

  1、竞鲫时是以尾数计成绩好;还是以总重计成绩好。

  2、“不许用虫饵”的规则是否应该取消。

  以上两个问题的提出,必然会在全国钓界引起很大争议,我先谈一下个人看法。

  ①对尾数和总重计成绩的问题:我认为,目前从国际间赛事看,钓鲫鱼和混养淡水鱼(主要以鲫、鲤、草、罗非鱼为主)的竞技活动,主要在亚洲地区进行,尽管有其它地区钓手参赛(也主要是亚洲人参加)仍未脱离地区性质。所以,中国作为亚洲大国,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竞技规则的特色,而施以影响。我们没有必要以别人的“习惯”来约束自己,并把它引为自己的“规范”。

  以我们中国的国情来说,所有钓鱼人仅把所钓鱼的尾数作为一种印象,而真正的鱼获是以总重量为依据的事实。在这一问题上,就是人类的祖先,在猎取所有动物时,也都知道主要猎取对象应是以动物成年体为主,而保护它们的幼仔的道理。正如我们前面所说,以尾数计成绩,难免有钓友会以鲫鱼苗为主要对象鱼,而以总重计成绩,情况则正好相反。尤其是今日,当我们还不能排除鲫鱼苗存在的情况下,以总重为依据的规则。将会避免对更多鲫鱼幼鱼的伤害。

  ②关于虫饵问题:中国目前钓鲫时惯用的虫饵都是真正的绿色钓饵,比起易引起鱼类机体紊乱的许多商品饵料,更不应被列为禁止行列;虫饵在竞技中的使用,将能更好的促进人造饵料的改进和创新。在统一了无倒刺钩的情况下,它不对任何钓种带有偏向性,是一种公平,优良和超绿色的钓饵。相比之下,一些号称是“绿色钓饵”的饵料,其中对鱼类无益,且有副作用的现代化工添加剂,则应在被禁之列。这一问题,早已突显,也许几年以后,将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对于上面的第一个问题,曾有一些竞技场合,试着以尾数和总重双计分的方法调整,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的规则的制定,应该有一个原则,而这一原则是不应该被其它因素制约的。

  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竞鲫规则中常用的一项:“限3.6米杆”,是不合适的,它和“不准使用浮钓法”是同一个定义,近钓技法本身是一门很高的学问,它的受制因素很多,较之远钓更难于掌握,不存在不公平性,不应在限制之列。多钓种,多种技法及多种钓饵类别的同塘较技,对钓鱼技术的全面发展有益而无害。对一个从事钓技研究和探讨的钓手来说,能举一反三,从其它钓技上取得间接经验,少走弯路,使自己的各种技巧快速提高。才是明智的选择。

  ④再提一个问题,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弱点,就是如何鼓励和提高竞技者的团队精神,我认为,竞技钓应较大幅提高团体名次的奖励,使它不亚于个人得奖额。它对我们整体垂钓技术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大范围的技术交流是建立在个人间和小团体交流的基础上的。

  (二)未来竞技钓的希望

  首先谈一个问题:表明我的立场,目前在全国各大赛事中,取得较好成绩的“竞技钓”高手们,尤其是中国各届“钓王”,确实代表着中国目前竞技钓的最高境界,我对他们所取得的钓绩表示由衷的钦佩。

  我有一句话想对大家说:“在竞技钓已经被融入中国钓鱼文化,并成为主要支柱的今天,我们如何才能广开思路,不要受一种钓法的局限,不但要使它更加完善,进一步提高,而且能融汇各家所长,在钓技上不断创新,才是我们永远也追求不尽的共同职责,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同时也希望全国的传统钓高手们,让我们在条件适宜时,重回竞技场,与“竞技钓”友们一起,取长补短,不断地励练自己,大家一定可以再次成为竞技场上的主力军。

  学无止境,那么,中国未来的竞技钓场,多钓种钓技的全体钓友,为领奖台上得到好名次钓友共同热烈鼓掌的场面将重现。学无止境者,才是中国今后竞技钓的希望。

  四、结束语

  最后,我想借此文发表的机会和渔具界同仁们说几句肺腑之言:目前我国的钓鱼人中,除现在正在积极参加各种竞技活动的钓手之外,还有一支人数更为可观的“两栖钓手”,就是在日常的垂钓活动中,“竞技钓”和传统钓法都用的人群,他们中的大部分对竞技活动不太感兴趣。渔具装备相对较差。这些人中有一些对多种钓法都有很好的实践经验,我们如何能团结他们,使他们也能积极投入到竞技活动中来,直接关系着我们大家的商业前景。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即使不能为大局着想,如果我们都能在本地区,将这一工作做好,对我们的营业收入也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中国渔具界的再一次繁荣、是靠我们每一个人努力的聚积。

  培养新的竞技队伍,我们的希望在他们身上,中国未来竞技钓的希望也在他们身上。我要对中国年青的一代钓鱼人说几句话:你们应该树立新的理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已经不能符合时代精神,你们要“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在此,我不由的想起一位国外伟大文学家的话:“要努力、要探索、要发现,并且永不屈服……。也许旋涡将把我们冲刷下去,也许,我们将到达幸福的领域,在到达终点之前,还有一些事情等待我们去完成。

    西安人写的,就一定要顶。虽然我不知道谢健康 是谁,但是写的很好。

[ 本帖最后由 汉江小鱼 于 2008-11-28 17:2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鱼尾 +16 收起 理由
lmt101 + 6 我很赞同,好贴
红色沉默 + 10 这样的文章多多益善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8-11-28 16:46:57 | 只看该作者
NS25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藤椅
发表于 2008-11-28 17:26:18 | 只看该作者
我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8-11-29 02:03: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易造船 于 2008-11-28 17:26 发表
我顶

也来顶~~NS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马扎
发表于 2008-11-29 15:13:17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好
传统钓的高手值得尊重
比赛的规定没有办法
但野钓 我想钓一尾几斤重的鲤鱼带来的喜悦不是一堆鲫鱼崽子能代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报纸
发表于 2008-11-29 20:01:56 | 只看该作者
好贴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9-2-12 10:14:29 | 只看该作者
真实、感人,好帖,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4-29 00:18:07 | 只看该作者
高见..真正的高见,愿如此高见为更多人所认识、所接受...
向坚守在探索高地上的勇士致敬,为他们叫好..他们才是进步与提高的原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4-30 00:12:01 | 只看该作者
有深度。精辟。还有预见性。希望未来成为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4-30 20:3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5-15 14:2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5-15 14:2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7-7 15:55:51 | 只看该作者
好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7-14 15:56:20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好
不管他是不是西安人,我都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9-13 03:26:05 | 只看该作者
1# 汉江小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投放|联系方式|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网站留言|手机访问|小黑屋|西钓网

GMT+8, 2024-5-3 17:52 , Processed in 0.239143 second(s), 24 queries .

西安钓鱼网(西钓网) 版权所有

© 2008-2021 XAFISH.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