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钓鱼论坛

    短信登录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西安钓鱼网手机版安装和设置钓场、渔具店免费申请地图收录欢迎加入西钓网微信群和QQ群忘记会员密码如何找回
楼主: 磨煤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论饵通卷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20:52:32 | 只看该作者
d、虫底:在垂钓中常用的红虫也叫血虫,是摇蚊幼虫的一种。摇蚊幼虫是昆虫纲双翅目摇蚊科幼虫的总称,也是淡水水域中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之一。摇蚊幼虫在各类水体中都有广泛的分布,其种类也很多,在全世界已经鉴定的约3500多种。其生物量常占水域底栖动物总量的50%~90%,是水生食物链网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红虫大小适宜,适口性好且营养全面,蛋白质含量为41%~62%,脂肪为2%~8%,热量为4卡/克。是鱼类的优良天然饵料。在有红虫生长繁密或经常使用红虫垂钓的水域,通常被渔友们称之为“荤坑”。在“荤坑”垂钓时,如果单纯使用以粮食作物(植物蛋白)为主的商品饵其效果必然很差,这是因为“荤坑”里的鱼类由于长期摄食红虫而形成“偏口”的缘故。红虫的血液和体液是鱼类敏阈值范围内最容易接受到的“波段”,以敏觉来感知红虫的存在远比用嗅觉和味觉去感知其他商品饵的存在要容易的多。因此,在“荤坑”垂钓时如用商品饵最好在开饵时添加一些血液,如鸡血、鸭血、羊血和牛血等。新鲜的血液可以在低温下保存120小时,过期其效果明显下降。使用血液充当添加剂既不易保存又不卫生,实属无奈之举。血粉与新鲜血液在使用效果上相差甚远,即使勉强取而代之,在“荤坑”中使用也很难奏效。因此,适合“荤坑”使用的添加剂的确有待于开发。
⑤、鱼饵及诱食剂与垂钓方式的关系:
由于垂钓方式的不同,在用饵选择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为使渔友能够对用饵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下面列举一些示例:
a、快鱼:竿坑放钓,会间接性的向池塘内投放一些鱼类,以供渔者垂钓。刚刚投放鱼之后,池塘内鱼的密度显然要大于往常,假如鱼饵使用得体的话,很容易出现“连口”的现象。我们通常把钓这种新投放的鱼称之为打快鱼。一般情况下,在投放鱼的当天,来垂钓的渔友也会比往常要多。那么,往池塘内打窝或抛竿所投放的饵料也会相应的多,很容易造成水体呈味度的上升。故此,在这时垂钓就应该适当提高鱼饵的呈味度。
b、糗鱼:糗”是一个方言词语,糗字的本义是指炒熟的米麦等谷物。后来“糗”的词义进一步发展,其主体就不光是面食,而且还可以指人。长时间闲呆在一个地方,济南人也说作“糗”。在池塘经过长时间的垂钓后,鱼的密度会越来越小,池塘内残留的几乎都是些曾经被钓跑的老鱼。老鱼也被人们叫做“猾口”鱼。钓这种老鱼难度很大,所以一般渔友不愿前往。在鱼少且垂钓者也少的情况下钓老鱼,这种长时间的守侯被我们称之为糗鱼。因为鱼饵投放量的减少,水体呈味度也会随之下降,所以用饵的呈味度也应注意不要过高。另外,鱼类之所以会出现“滑口”现象,是因为它们的记忆功能在起作用,在此时垂钓使用一些非常规鱼饵其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再有就是,因为“滑口”鱼大多都曾经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创伤,导致“滑口”鱼类的肌体或多或少都会处于应激状态中,因此在钓饵中必须要适量添加一些抗应激类的药物,以适应鱼类的需求,从而提高钓饵的诱食作用。
c、蹲鱼:在这里“蹲”和“糗”的含义差不多。区别在于蹲鱼一般是指在水库、湖泊等大水域猎守个体较大的鱼类的行为。蹲鱼除了需要做重窝,也同样需要长时间的守侯。由于鱼类在各个生长期皆有不同的食性,所以蹲鱼时对鱼饵的选用也非常讲究。在水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并且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藻类是水蚤的食物,水蚤又是鱼类的食物等等。能量和营养素在不同生物间传递着,从而形成一种食物的路径,我们把这种路径称为“食物链”,也叫“营养链”。除了水体生态系统中自然形成的食物链之外,受风雨等自然力量的驱使,也会将陆地上的一些含有营养成分的物质带入水中。有些物质因没有被鱼类及时吃掉便会在水中发酵、腐烂,物质的分解者主要是各种细菌和真菌。在物质被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和挥发出一些特有的气味或味道,而鱼类大脑对嗅和味的感受来自记忆,对这些可以提供食物方位的气味或味道,鱼类则是非常敏感。故此,在大型水域蹲守大鱼时,鱼饵的仿自然力越强其渔获就会越丰。
d、溜边:鱼类的产卵季节随不同的生长地区也有所不同。以鲤、鲫为例,海南岛和珠江流域产卵季节1月~3月,2月~3月为产卵盛期;长江流域为3月~5月,盛期为4月~5月,东北地区的鲤、鲫产卵开始于5月末至7月。鲫比鲤产卵期略迟一些,卵分批产出,产卵期较长,一般为4月~7月。鱼类喜欢在江河、湖泊、水库的沿岸浅水多水草的地段产卵,浅水域在垂钓中通常是指水深不足1M的垂钓水体。当鱼类进入产卵期后,垂钓时把钓位定在浅水域会有不错的收获。在浅水域垂钓其用饵应以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的鱼饵为主,即使在竿坑,饵料的呈味度也不需要过高。另外,鱼类在运输当中因水箱深度有限,肌体开始逐渐释压。当被投放到池塘后,因水体压力过大,鱼类会游向水位比较浅的水域,以便逐步适应水的压力。还有就是当水质发生恶化时鱼类也会溜边。
e、探底:在伏天水温偏高时,可以尝试到水位较深的水域垂钓。垂钓中我们习惯将水深超过3M的水体称之为深水域。冰钓时大多会选择在深水位,如果环境安静的话,鱼类也会到浅水域活动。除了冰钓之外,一般在深水域垂钓都需要做重窝。由于水面到水底的距离较大,窝料从水面下沉到水底后所着陆的面积也会很大,所以窝料少的话很难形成我们所期望的窝气。同样的道理,鱼饵的呈味度也要相应的提高。在春秋两季探底做窝时,窝料的呈味度可以降低使用,这是因为下水层的水温相对要低于中、上层水温的缘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20:52:50 | 只看该作者
八、鱼饵及诱食剂的使用方法:
当对如何选用鱼饵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接下来怎样使用鱼饵又成了新的问题。新手用饵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不相信自己,用别人开的饵钓不到鱼会心不在焉,而用自己开的饵钓不到鱼则会心浮气躁。因此,调整鱼饵的状态以适应不同的垂钓方式,掌握配料的基础以面对复杂的垂钓环境,是渔友们必须要了解和学会的内容。下面我们就把以此相关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①、鱼饵的状态调整与作用:
说到鱼饵的状态,很多垂钓初学者会误认为是就是鱼饵的软硬程度,其实不仅如此。鱼饵的软硬程度只能说明鱼饵含水量的大小,除此之外还应该包括鱼饵的雾化、比重、缓释效果等等。
a、雾化:雾化是指鱼饵入水分解后所产生的一种物质游离状态。鱼饵中所含有的诱食因子在这种物质游离状态下极易扩散,从而发挥出最好的诱食作用,这就是我们力求鱼饵能达到雾化的目的。但目前仍有很多渔友对此并不了解,盲目推崇鱼饵的雾化效果,以致于认为鱼饵不雾化就不能钓到鱼,等等。在一般情况下,错误的观念大多源于无知。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有句俗话说:“人太谨则无智、水太清则无鱼。”,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句俗语的后半句:“水”太“清”,单从字面上看,给人的感觉是说水体的透明度很高,假设水中有鱼一定能看的清清楚楚。“水太清则无鱼”,那么,这句话就应该理解为鱼是不能在透明度很高的水体内生存的,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水”之所以太“清”是因为水体中严重缺乏鱼类赖以生存的各类营养物质,包括食物,而这个“清”并非是单指水体的透明度。没有食物,鱼类当然不能生存。那么,我们再看看与“清”相反的“浊”:鱼饵的雾化会使水体的局部变“浊”,但“浊”也并不能代表水体中各类营养物质的丰富。在水体中,由于各种物质的游离或沉积物的卷起都会造成水体的混浊,鱼类在会这些物质当中去寻找可能存在的食物,而并非是喜欢生活在“浊”的环境当中,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假如鱼饵本身缺乏诱食的性能,即使入水后雾化的效果再好,对渔获的结果也是毫无帮助。物质能够在水中游离,说明鱼饵原料的比重轻。那么,要使鱼饵达到理想的雾化效果,首先要选用物质在比重上较轻的鱼饵原料,其次是鱼饵原料的组织结构越细小越好,开饵后其鱼饵的粘稠度也不能过大。
b、比重:比重是物质单位体积的重量与同等单位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对鱼饵比重大或小的掌控与垂钓方式息息相关。垂钓中我们习惯把所在的垂钓水体分为上、中、下三层,反映到垂钓方式上就是钓浮、钓半水和钓底。钓浮也可以说成是浮钓,叫法有别但意思相同。有些鱼类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如鲢、鳙、白条等等,浮钓就是针对这些鱼类的生活习性所采用的一种钓法。浮钓用饵在入水后所下沉的行程最短,下沉的速度也最快,这就要求鱼饵的自身比重要轻,开饵时所用的水分也不能加的过足。浮钓除了针对鱼类的生活习性,很要根据水质的变化,在水体缺氧、水质出现恶化时,采用浮钓的方式进行垂钓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另外,仿生饵的使用也是浮钓的一种方法;半水钓同样也可以叫做钓半水。在海钓中,从不同的水层去寻找鱼类的游弋带是渔获大小的关键。而在淡水钓中,半水钓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会采用的一种垂钓方式。例如水底恶化、做窝过重等情况出现时,即使是长期生活在水体底层的鱼类也会离底而起。这时就应该采用钓离底或钓半水的方法进行垂钓。另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当鱼在数量上密度过大时也会使鱼类离底,这是因为鱼类有抢食的习性所造成的。鱼饵由水面往水底下落,因水底鱼数太多,有抢不到食物的鱼类便会纷纷游向鱼饵的落水处,在垂钓中出现的“截杀”现象就是这样发生的。可以这样说,只要有“截杀”现象的出现,在一般情况下就会有好的渔获。至于在鱼饵的状态调整方面,半水钓与浮钓类似。底钓是最常规的垂钓方式之一。底钓用饵状态要柔软,鱼饵中水的含量要饱和。根据垂钓水体的深浅来掌握鱼饵的比重,也就是说,水深则鱼饵的比重要大,同时鱼饵的体积也相应要大一些,相反则小。闹小鱼时要求鱼饵的粘稠度要高,尽量减少鱼饵的散落;鱼饵的比重要略大,这样可以加快鱼饵入水后下沉的速度,以避免上、中层水域中小鱼的干扰。
c、缓释:在很多商品饵中都含有半颗粒状原料,之所以要添加这些半颗粒状原料,并不是留给鱼类去磨牙的。半颗粒状原料入水后会因氧化或其他原因逐渐分解,在分解的过程中其内部所含有的诱食因子会得以缓释,从而达到保持和延长鱼饵的诱食效果。因此在开饵时把半颗粒状原料提前用水泡开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20:53:06 | 只看该作者
②、鱼饵的开饵手法与目的:
a、配料:在使用商品饵进行垂钓时,渔友们普遍都习惯将几种商品饵配伍合用,至于问到为什么要这样做?却很少有人能答得上来。除了“雪花粉”、“拉丝粉”和“白粉”等辅助用料外,一般的商品饵都是经过几种原料配伍后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即使是一款单品饵也并非是由一种原料构成的。每款商品饵在面世之前,都会经历原料的配伍、调试、改进和定型等程序,一旦得以推出便已具备了一定的**性。而这种**性大多是建立在试验水体范围之内的,尽管其效果有时在其他水域也会得到一定的认可,但仍然难以达到广谱性的要求。鉴于垂钓水体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多样性,使用任何一款单品饵都无法取得“通杀”的效果。因此,将几种商品饵配伍合用,根据垂钓水体及其他相关因素来整理和调节鱼饵的性能,就成为了提高渔获的一种常规的手段。为满足渔友对鱼饵的自行调试,商品饵在种类上也可谓是应有尽有。一般来说,呈味度较低的商品饵均可作为载体使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基础料。含有氨基酸、动植物蛋白、多维素等营养性鱼饵,可在呈味度较低的水域添加使用,适合野钓、库钓而后溪流钓等;含有酱香、薯香、果香、藻味、腥味等具有调节适口性作用的鱼饵,可在呈味度适中的水域添加使用,适合“糗鱼”、“蹲鱼”等钓法;一些呈味度很高的浓香型鱼饵或添加剂一般只适合在“竿坑”及呈味度偏高的水域(包括轻微污染水域)添加使用,或适合打“快鱼”用。至于在鱼饵配伍时的比例到目前尚无定论,但有个原则一定要牢记:鱼饵的调配必须要从味淡开始,包括气味和口味。
b、加水:绝大部分商品饵都是粉状的,在使用之前需要加人适量的水使之成型。而在垂钓前使用其池塘的水来进行调饵是一种习惯性的错误,这主要是因为水质的原因。鱼类可以在偏碱性的水域中生存,但绝对不喜欢摄食偏碱性的食物。相反,鱼类不适宜在偏酸性的水域生存,却很喜欢去寻觅偏酸性的饵料。除了水体pH值的因素外,池塘里的水质大多都接近轻污染程度的边缘,水体中所富含的很多物质并非是鱼类喜欢或可以接受的。另外,城市自来水中因消毒会携带有漂白粉的味道,也不适合开饵使用。因此,使用纯净水开饵才是最稳妥的办法之一。关于饵料加水量的问题,可以根据商品饵说明上的要求来掌握,有时也会根据不同的垂钓方式来决定。
c、搅拌:搅拌是商品饵加水后的一项最简单的工作。搅拌的方法可以随心所欲,其工作的重点在于使商品饵与水的融合能达到均匀为止。搅拌后的鱼饵切勿反复捏搓,这是因为反复捏搓会使鱼饵的质量密度增强,从而阻碍或降低鱼饵中诱食因子的分解与发挥。
d、搓饵:搓饵是垂钓中最常用的一种上饵方式。“搓饵”在垂钓中是个泛义词,其手法也包括掐和捏等。搓饵是将少量鱼饵搓成团状(团状不等于球状),以方便上钩。团状的大小可根据垂钓的对象鱼的需要来决定。搓饵用料在开饵后的状态要求松散和略有粘性。如钓养殖鱼,开饵时可以适当多使用一些颗粒粉,以满足鱼类的适口性。因一般颗粒粉都未经膨化处理,所以在使用颗粒粉时需要添加一些膨胀剂来调整鱼饵的状态。
e、拉饵:拉饵是最近才流行起来的一种上饵方式。拉饵具有上饵简易、快捷和辅助续窝等优点,因而在垂钓中被广泛采用。拉饵用料在开饵后的状态要求要具有一定的粘性,这与“拉丝粉”的添加有着直接的关系。使用“拉丝粉”最好是“半路出家”,即在开饵前先不要将“拉丝粉”与其他鱼饵混合。先加一半的用水量开饵,然后将“拉丝粉”适量倒入,经调均后再补足水分进行搅拌。如果开始就把“拉丝粉”与其他鱼饵混合好的话,那么“拉丝粉”中的粘性成分就会与其他鱼饵原料作出基础性的结合,鱼饵原料中的营养物质及诱食因子等会因胶性物质的粘浮而降低其功效。而且,鱼饵的状态也会因这种基础性结合而导致不佳。拉虫是拉饵中的一个分类,是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或其他粉剂胶性物质与红虫进行加水搅拌混合后再使用的一种上饵方法。在开拉虫饵时,可以根据水体呈味度的高低和水质的优劣,适当添加一些香精类添加剂以及抗应激类药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20:53:21 | 只看该作者
③、做窝的方式与效果:
垂钓似乎离不开做窝,做窝其实就是人为的给鱼类创造一个理想的摄食环境。根据垂钓环境及垂钓方式的不同,做窝在手法上也会有相应的调整,有“草窝不散洒,坡底不坠球。”之说。渔获的多少与窝子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学习用饵的过程中应该首先研究和掌握如何去做窝。
a、抛竿:将窝料挂钩对钓点进行抛投,这种有频率且不间断的做窝方法叫做抛竿。在抛竿的过程中,窝料以体积小、投入量均衡的形式落入钓点,即使窝料的呈味度略高,也会因窝料每次抛竿的所用量小而化解。因此,在渔友对垂钓水体呈味度高低的判断普遍缺乏准确性的情况下,采用抛竿的方式做窝是不会导致“死”窝的最稳妥的办法之一。另外,抛竿做窝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由于窝料的陆续投放,可以保障窝料功效的持久性。
b、散洒:用窝料或颗粒状饲料对钓点进行小面积的抛撒,是对钓养殖鱼类做窝的基本手法。养殖鱼类从小就习惯了饵料散落入水所产生的冲击频率,散洒做窝的目的也就是触发鱼类侧线感受器的功能,以唤起鱼类对窝料投放行为的感知。
c、点打:点打就是将窝料用打窝器定点集中投放,这种做窝的方式一般是在野钓草窝时经常使用。在水草繁茂的水体中,鱼类的游弋有其自然的通道。假如使用窝料乱撒一气的话,可能有很大一部分窝料会落入鱼类难以涉足的水草丛中,既分散了鱼类觅食的方向又无形中浪费的饵料,这就是“草窝不散洒”原因。
d、坠球:也有渔友管坠球叫做抛大球,是做重窝的方法之一。在钓“快鱼”或在鱼的密度很大时经常采用这种坠球的方式进行做窝,优点是因窝料投放量大可使窝气持久,聚鱼迅速等。在需要做重窝之前,应先探底,即勘察水底是否平坦。如果盲目坠球,当遇到水底有倾斜的坡面时,会使部分窝料滑出钓点,导致鱼类在甲处摄食,而渔者在乙处垂钓的现象发生。
e、假窝:“亮水”是指水中植物很荒凉、水面也缺少浮水性植物的垂钓水体。假窝就是在“亮水”中以人为的方式去完成伪装自然环境的一种做法。很多种鱼类生性胆小,有时见岸边有人影晃动也会逃之夭夭。在钓点附近或周围坠入一些草捆,用以伪装环境和阻碍鱼的视线,继而达到稳住鱼群的目的。做假窝的方法有很多种,草窝只是其中之一。其实做假窝与用饵并无关系,在这里只是顺便提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20:53:35 | 只看该作者
④、诱食剂的使用方法与用量:
我们在前面介绍过,诱食剂的种类很多,用途也不一样。渔友们对在使用诱食剂上的具体用法和添加量都会感到很困惑,这主要是因为诱食剂的品种太多,而且有些诱食剂的性能并不稳定,同类产品其效果也不尽相同。诸如提纯萃取方式、加工工艺、规格要求以及产地和纯度含量等等,在以上这些方面上的区别导致了诱食剂产品上的差异。另外就是在不同的水域垂钓或垂钓时所遇到的不同的环境,也都是制约诱食剂发挥其特性的因素。下面我们就把常用诱食剂的用法和用量简单介绍给大家:
a、稀释:稀释一般是对液体而言的,在溶液中再加入溶剂使溶液的浓度变小或指加溶剂于溶液中以减小溶液浓度的过程。诱食剂中有很多品种是属于液体类型的,如各种药酒、开饵液等。使用液体诱食剂开饵,仍然要根据垂钓水体的状况来调整:水体质量好,液体诱食剂稀释的程度要大;水体质量适中,那么液体诱食剂的稀释程度也要适中;假如水体质量略差,液体诱食剂可能不用稀释就可以直接使用。液体诱食剂也可以使用粉状物做载体来进行稀释(与载体相关的内容我们会在后面的文章中做详细的介绍),例如,将液体诱食剂溶于一定量的淀粉之中,用样能达到稀释的目的。有些粉状的诱食剂在使用时也需要稀释,因粉状诱食剂一般都是体积很小而含量或纯度却很高,直接添加到鱼饵中其用量很难掌握,所以在使用前最好是先将粉状诱食剂溶于液体之中,然后再进行稀释。
b、喷涂:喷涂是通过工具借助于压力或离心力的作用,将液体分散成均匀而微细的雾滴,施涂于被涂物表面的涂装方法。实战中,将液体诱食剂喷涂于颗粒饵的表面是最常见的一种使用方法。
c、吸附:吸附是指物质表面吸住周围介质中的分子或离子现象。当流体与多孔固体接触时,流体中某一组分或多个组分在固体表面处产生积蓄,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吸附。把吸附链接到垂钓中就形成了一种诱食剂的使用方法:即在钓饵入水前先将钓饵轻沾一些诱食剂。有些物质在浓度极高时对鱼类有驱除作用,但经过稀释或使用量小时却有一定的诱食效果。例如,在使用蚯蚓垂钓时,下钩前将蚯蚓沾上少许风油精其效果就会增强很多。(风油精不要与鱼线接触,因化学反应会使鱼线变糟)
d、用量:垂钓中所使用的各种诱食剂,在规格要求上目前还都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因构成各种诱食剂的原料不同,所以其用量也有所不同。甜菜碱是代谢的次生产物,学名为三甲基甘氨酸。纯度达到33%以上的甜菜碱其常用量为3‰;大蒜素是从葱科葱属植物大蒜的鳞茎(大蒜头)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硫化合物,主要活性成份二烯丙基三硫醚。大蒜素的常用量更小,纯度达到20%以上的大蒜素其常用量为甜菜碱常用量的十五分之一,约为0.2‰;二甲基-丙酸噻亭是一种含硫化合物,纯度达到40%以上的二甲基-丙酸噻亭其常用量为1‰;氧化三甲胺是一种强诱食剂,其化学结构与甲基供体胆碱、甜菜碱和S -腺苷甲硫氨酸等相似。纯度达到98%以上的氧化三甲胺其常用量为1‰;速杀是一种呈味度很高的合成香精,可以堪称是呈味类诱食剂中的经典之作;猪母乳(猪母奶)是在幼猪断奶时为使幼猪开口进食所使用的一种添加剂;香兰素、乙基麦芽酚(纯香虎)、草莓香精等都是食品添加剂中的常用基础原料;魔水是英国产的一种营养类诱食剂;以上介绍的这些产品均可根据其产品包装上的说明来掌握使用量。
⑤、鱼饵及诱食剂的使用示例:
很多渔友看了前面的介绍可能还会存有迷惑之处,下面我们就针对鱼饵及诱食剂的使用列举几个示例,以增强渔友对本文所介绍的内容的理解。示例也是对本文重点内容的一种综合的展现。
a、微调:在野钓、库钓和溪流钓等自然水域垂钓中,先选用几款商品饵进行配伍,然后将甜菜碱或二甲基-丙酸噻亭或氧
化三甲胺等化学或生物合成剂取适量溶于开饵用水之中,进行稀释。再用含有上述物质的开饵用水进行开饵,即可使用。魔水的使用方法与此雷同。在将诱食剂进行稀释的同时,也可以适量添加一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和动植物蛋白等。由于垂钓水体质量比较好,鱼类的敏觉、嗅觉和味觉都处于比较灵敏的状态,对上述物质的感知能力很强,对鱼饵在气味和口味上的变化洞察的也很清楚,所以,用饵时对饵料的变化要掌握在细与微之间。在商品饵的选用方面,除了要求呈味度略低之外,还要注意适口性。至于诱食剂的添加量问题,有点类似我们接收无线电信号,调整接受频率时,偏大或偏小所接收到的信号都不清晰。但也能不排除外界的影响,如同影响垂钓的各种因素一样。所以,诱食剂的添加量小会起不到作用,而添加量多时会起反作用,并且造成原料上的浪费。在垂钓用饵中对于诱食剂的使用,是要通过对添加量进行微调才能做到恰倒好处的。
b、差异:在放钓的池塘垂钓时,可以取少量的速杀或猪母乳溶解于开饵用水之中,等稀释过后再开饵。其他香精类诱食剂的用法与此雷同。伏天水温比较高,这时鱼类的敏觉、嗅觉和味觉都很迟钝。如果鱼饵的呈味度低的话,很难被鱼类感觉到,所以垂钓用饵大多以呈味度偏高的“香”饵为主。本来配伍所使用的各种鱼饵呈味度就已经很高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再添加一些速杀或猪母乳,其效果就不太会有明显的好转。因而才有人认为速杀或猪母乳不太好使;到了春秋两季,随着天气转凉,水温也会随之降低。垂钓时渔友们在用饵上只考虑到应该转“香”为“腥”,却忽略了水体呈味度的高低及影响。尤其是在竿坑,即使到了春秋时节其水体呈味度相对也较高,如果使用一般的“腥”饵的话,会因鱼饵自身的呈味度低而远离了鱼类的嗅觉或味觉的范围,这时往鱼饵中添加少量的速杀或猪母乳即可提高鱼饵的呈味度,使其能够重新回到到鱼类的嗅阈值范围之内。所以,又有渔友会感觉速杀或猪母乳效果不错。相同的东西不同的用法其效果也不尽相同,要知道什么东西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使用。消除差异的关键在于如何掌握和运用,而前提就是知识和经验。
c、应对:由于水质恶化、水体缺氧或天气及环境的影响,会导致鱼类生存条件的转换,很容易使鱼类进入应激状态。另外,昼夜温差过大也是造成鱼类应激的一种原因。在鱼类的肌体及生理处于非正常状态的情况下,鱼类的摄食欲望及摄食量就会大幅度下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要在鱼饵中添加一些抗应激类药物,以满足鱼类自救的需求。除了前面文章中介绍过的一些抗应激药物外,如食盐、红糖等一些人类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对鱼类也都有一定的抗应激作用。在特殊的垂钓环境使用或添加特殊的物质原料,是从变化中求变化的一种应对措施。
d、作用:江湖药酒是一款广谱性很强的液体诱食剂,几乎对所有的淡水鱼类都具备一定的诱食能力,包括海水中的鲈鱼、梭鱼及黑鲷等等。尤其对钓老鱼、滑口鱼和体形较大的鱼类会起到特殊的诱食作用。而且适用区域广泛,同时也适用于各种垂钓方式,如“糗鱼”和“蹲鱼”等。即使如此,同样会有渔友感觉在竿坑打“快鱼”使用时其效果有时不明显。其实原因很简单,因江湖药酒注重其广谱性,虽然浓度很大,但在呈味度上却并不是很高。如果在水质不太好的竿坑使用,略添加一些呈味度高的香精或香基与其合用即可见效。但假如在制作过程中就将呈味度偏高的香精或香基等物质提前添加进去的话,对在竿坑使用时的效果当然会有所提高,但必然会影响到采用其他垂钓方式时的诱食效果,其广谱性也就会随之丧失。所以,对于鱼饵及诱食剂的使用首先要了解其特性,然后再设法努力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江湖药酒的使用方法很简单:一般是将药酒按一定的比例来浸泡小米(药酒1/小米6),然后用小米加其他饵料一同做窝;也可以用药酒来勾兑淀粉(药酒1/淀粉4),再将勾兑好的淀粉作为诱食剂来添加到钓饵之中;还可以用药酒直接添加到颗粒粉中(药酒1/颗粒粉20),然后用搅拌好的颗粒粉加其他饵料一同做窝。但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使用量的问题。因江湖药酒的浓度很大,野钓时一定要稀释或削减添加量,以免造成“死”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20:53:49 | 只看该作者
九、鱼饵及诱食剂的自制方法:
对于垂钓者而言,鱼饵及诱食剂的自制是一件令很多人都非常感兴趣的事情。因可用于鱼饵及诱食剂制作所使用的原料非常广泛,并由此塑造出了鱼饵及诱食剂的多样性,使得鱼饵及诱食剂在原料配伍上越发显得高深莫测。越是神秘的事情就越会引发人们的探索,所以才会有众多渔友对鱼饵及诱食剂的自制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物力。至于成效当然是有得有失,偶然间也会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发明大多出于偶然,但绝对不能忽视偶然中所存在的必然性。“不辞劳苦、坚持不懈、勤于思索、努力尝试”是必然会得到结果的开门钥匙。为使渔友们在鱼饵及诱食剂的自制方面少走弯路,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些与此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①、鱼饵底窝料的自制方法:
底窝料是鱼饵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窝料的好坏以及做窝手法的正确与否是渔获的关键。而窝料的种类选择又与垂钓方式息息相关。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窝料的自制方法:
a、药米:药米是最常用的窝料之一。泡制药米关键是要掌握药酒与小米的比例(药酒1/小米6)。药酒用量少,小米吃不进药酒,甚至还会有干米,打窝子时漂浮于水面,效果也差;药酒用量大了,小米就会被药酒给“淹死”,连小米自身的香气都埋没了。在泡制药米时,小米不能装满容器,要留出小米遇酒膨胀的空间。开始先往小米里少兑药酒,勤摇晃装小米的容器,看到小米见湿而容器底部没有药酒余留即可。
b、其他籽实类窝料:除了使用小米之外,也可以用大麦、小麦、玉米、高粱及江米等其他农作物的籽实来自制窝料。至于诱食剂的添加可以采取蒸、焖、煮、泡等多种手法,但要以经济和实用为目的。
c、鲫、鲤混合窝料:鲫鱼和鲤鱼的食性很接近,自制窝料时可以考虑其兼容性。下面首先假设一个简易的基础窝料配方,然后再根据其他需要进行改进。例:主要原料为豆粕10%+花生粕(或菜籽粕)10%+次粉10%+鱼粉10%+酒糟15%+食盐5%+麦麸25%+药米10%+预混料5%=100%;在自然水域垂钓使用时,该配方中的诱食剂选项可以定格在营养类上;如果针对钓鲤鱼的话,可以将麦麸25%的使用量减少5%,换成酵母粉5%。如果针对钓鲫鱼的话,可以将麦麸25%的使用量减少1%,添加1%的VB2。同样使用这个基础窝料配方,在竿坑垂钓时,可以将配方中的诱食剂选项可以定格在呈味类上;5%的诱食剂使用量中还应该包括含有一些抗应激药物。另外,也可以将基础窝料配方在比重上做一下调整,如果针对钓鲤鱼的话,可以适量增加豆粕、花生粕的使用量,如果针对钓鲫鱼的话,则可以适量增加次粉及麦麸的使用量。而如果针对钓养殖鱼的话,还可以将鱼粉10%的使用量换成颗粒10%,等等。当然,根据垂钓所需,可以设计出很多种基础窝料的配方,我们在前面概述的那些常用的鱼饵原料也都可以使用。但如何使基础的东西能够得到升华,同样是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的。
d、草鱼混合窝料:根据草鱼的食性,我们也可以假设一个简易的基础窝料配方,例如:主要原料为豆粕10%+花生粕(或菜籽粕)10%+玉米面10%+鱼粉10%+苜蓿草粉15%+食盐5%+酵母粉5%+麦麸20%+药米10%+预混料5%=100%;至于如何进行再调整可参考前面介绍过的内容。
e、鲢、鳙混合窝料:因鲢、鳙属于生活在上层水体中的鱼类,所以窝料的比重要以轻为主,也就是要尽量减少饼粕类原料的使用量。例如:主要原料为麦麸40%+次粉20%+玉米面10%+酵母粉5%+增白剂1%+酸奶4%+食盐5%+药米粉10%+预混料5%=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20:54:02 | 只看该作者
②、鱼饵钓饵的自制方法:
商品饵与自制饵最大的区别就是商品饵在制作上要考虑成本核算,而自制饵要力求的是所用原料的来源要取之方便。总之,自制饵可以使用的原料(包括各类添加剂)很多,可根据需要酌情而定。例如:使用蚕豆粉、羊油对钓鲫鱼能起到一定的诱食作用;从农贸市场买些廉价的陈年虾仁,经粉碎后添加在钓饵中,可以令翘嘴鲌穷追不舍;将牛胎盘烘干后研磨成细面,适量添加在钓饵中,对钓黄颡鱼有奇效;等等。假如一次性配制的基础料量比较大的话,还可以适当添加一些防腐剂或防霉剂,用于防止鱼饵的霉变和腐烂。除了我们在前面概述中所介绍过的防腐剂和防霉剂之外,一些食品添加剂中的防腐剂和防霉剂也可以使用。例如:山梨酸甲、山梨酸钙、鱼精蛋白、苯甲酸钠、过氧乙酸以及邻苯基苯粉、噻苯咪唑、硫氰酸钠和过氧炭酸钠等等。其添加量可参照产品包装上的使用说明。
a、籽实类饵:在垂钓中,有些农作物的籽实略经加工就可以作为钓饵使用。例如:将米饭团滴入少许药酒后,米饭团就会自然散开,再撒上一些淀粉(藕粉或菱角粉)即可使用。垂钓时用米粒上钩对钓鲫鱼效果很不错,米粒上粘带的淀粉(藕粉或菱角粉)还可以起到雾化的作用。又例如:用药酒或其他液体诱食剂泡制玉米,在钓鲤鱼或草鱼时使用极为方便。
b、复合基础饵:钓饵与窝料的自制原理基本相同。作为钓饵,其用料要尽量加工的精细一些,饼粕类原料也要磨成粉状后再使用。最简单的基础饵就是颗粒粉,颗粒状水产养殖饲料的配方很多,主要有开口饲料和成鱼饲料两大类,其所用原料大同小异,关键的区别在于其预混料的成分和添加量。使用颗粒粉作基础饵,需适量添加一些膨涨剂,最好同时添加一些“雪花粉”和“拉丝粉”,用以调整鱼饵的状态。另外,由于自制鱼饵所选用的原料基本上都未经过膨化处理,开饵后的鱼饵状态很难达到要求,所以在自制饵中最好添加一些有膨松作用的原料,如碳酸氢钠、碳酸氢铵、轻质碳酸钙、硫酸铝钾和磷酸氢钙等等。其添加量仍可参照产品包装上的使用说明。
c、鲫、鲤混合钓饵:简单的制作可以按下面的配伍比例来尝试:膨化玉米粉30%+颗粒粉20%+雪花粉30%+拉丝粉10%+药米5%+预混料5%;在钓饵中适量添加一些药米有助于补充窝气。如果野钓,可以将颗粒粉20%的使用量减半,改成添加鱼粉10%;膨化玉米粉和颗粒粉的使用量可以根据所钓对象鱼的种类进行修改或互换。如果不使用颗粒粉,也可以将其他饼粕类原料磨细后添加使用。
d、草鱼混合钓饵:使用发酵后再磨成面的小麦粉(或次粉),对钓草鱼和鲢、鳙效果都不错。可以这样尝试:发酵小麦粉(或次粉)15%+膨化玉米粉20%+颗粒粉20%+雪花粉20%+拉丝粉10%+山查粉5%+药米5%+预混料5%=100%;
e、鲢、鳙混合钓饵:针对鲢、鳙所使用的钓饵与窝料的要求基本相同,所强调的还是比重问题。将鲢、鳙底窝料略加修改便可做钓饵使用:麦麸40%+发酵小麦粉(或次粉)20%+玉米面10%+米糠10%+增白剂1%+酸奶4%+药米粉10%+预混料5%=100%;
③、鱼饵成型饵的自制方法:
成型饵使用方便,在诱食过程中的缓释效果也较好。因此,成型饵也是垂钓中常用的鱼饵种类之一。
a、颗粒:颗粒是典型的成型饵,作为商品的颗粒饵绝大部分都是由颗粒机制成的。渔友们在没有颗粒机的情况下,一样可以自制颗粒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混合好的基础原料放到筛网上,然后用力挤压即可成型。调配和混合原料关键在于原料与水的比例,加水量不要过大,一般以1KG原料添加700ML水为准,这与使用颗粒机制作时的原料用水量是有区别的。为了能提高颗粒饵的成型率,还可以在原料中适量添加一些增稠剂或胶凝剂,最常用的除了前面介绍过的之外,还有琼脂、阿拉伯胶、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钙、酪蛋白、洁冷胶、变性淀粉和壳聚糖等等。其添加量仍然需要参照产品包装上的使用说明。
b、砣饵:砣饵的使用在我国北方并不多见,而在南方某些地区使用砣饵垂钓则比较普遍。砣饵的自制也很简单,原料的混合调配与颗粒饵相同,只是在用具上需要将筛网换成模具,做法与扣月饼极其相似。在砣饵的自制过程中,应该注意砣饵的比重问题,因砣饵成型干燥后会失去大量的水分,这就有可能使得砣饵本身的自重小于水的比重,因而导致砣饵不能入水。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在原料的混合调配中,根据需要适量添加一些滑石粉或其他物质,以增加砣饵自身的重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20:54:23 | 只看该作者
④、中草药诱食剂的自制方法:
云、贵、川是我国主要的中草药产地,而在这些地区垂钓的渔友也是接触和使用中草药作为鱼饵添加剂最早的群体。随着垂钓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各种以中草药为鱼饵添加剂的民间配方也在到处流传。因中草药的品种甚多,加上其配伍的多样性,常常会令很多渔友对此感觉如坠云雾、迷惑不解。又因使用含有中草药成分的鱼饵往往渔获可观,才会引发出渔友们对药饵的探索热潮。揭开神秘面纱的唯一手段就是科学的认知,从了解中草药的药理及药性入手,到分析中草药配伍的结构及原理,只有逐习渐进才能有所收获。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与中草药诱食剂的自制的基础知识:
a、中草药常用原料的简介:在垂钓中可以用作添加剂使用的中草药原料多的枚不胜举,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500余种中草药品种之中,通过实验,对鱼类能起到诱食和抗激作用的就已知有近200种之多。下面简单列举一些最常用的品种:
⑴、麝香:有关使用麝香参与垂钓的话题传说已久,是非争议也很大,那么就需要我们在这里就多作一些解释。麝之香气能够有很强的穿透力,所以称之为麝。其形体似獐,故又称为香獐。今陕西、益州、利州河东各路山中都有麝出没,并且在秦州、文州等少数民族地区更多。麝香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生香,也称遗香。麝的脐处有膜袋,麝主要捕食小型昆虫及爬行动物,也会将很多虫、蛇之类的战利品收藏于脐处的膜袋之中。当膜袋装满后会引起麝的脐腹涨痛,此时麝便会自己用爪剔出一些“囊中之物”(即遗香),然后再拉出屎尿来覆盖它。遗香极难得到,而且价值连城。据说有遗香聚集的地方,远近寸草不生,或草木皆变得焦黄。麝常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产香,如遇到麝的藏香之所,可获得的遗香量远比捕杀麝所获得的麝香量要多出很多。麝香的第二种是脐香,脐香基本上是捕杀麝后而取得的。目前我们在药房及市场上常见的麝香大多是脐香。麝香的第三种是水香,产于水麝。水麝已濒临灭绝,因而几乎再也看不到有水香的踪迹了。麝香为鹿科动物(麝)成熟雄体内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味辛性温,无毒。主要含有麝香酮等二十余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为抗炎、抗菌、强心和增强免疫功能等。用于水产诱食剂中的主要作用是利用麝香的香气及穿透力来起到聚鱼的作用,其次是利用麝香内所含有的其他昆虫、爬行动物的血液、体液等经干燥转化的物质,来触发鱼类的敏觉感受器官。再有就是麝香对鱼类也具有一定的抗应激的作用。不过,麝香因为物种稀少而价格昂贵,所以不应该因垂钓而浪费名贵的中草药资源。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新型的或经过化学合成的呈味剂脱颖而出,在气味的阈值和穿透力等方面可以超过麝香的原料比比皆是。因此,即使将麝香用于垂钓其效果也已经不再神奇了。另外,鉴于遗香的形成原理,假如我们人为的将一些昆虫或小型爬行动物用皮囊或蛇蜕进行包裹,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干燥后,虽然不一定会产生出什么香气(麝香在气味浓度过大时其味道极臭),但在对鱼类敏觉的刺激上同样能复制出麝香所能起到的作用。故此,放弃使用麝香参与垂钓,起码在目前应该是一种睿智的选择。至于麝香在垂钓中的使用方法,我们姑且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常识介绍给大家。取麝香适量用纱布裹好后,置于容器内。麝香下面预先放好一些谷物,目的是在保存麝香时预防麝香被虫类嗑咬,设有谷物即可转移虫类嗑咬的目标。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密封后,容器内的谷物需以新换旧。所换出来的谷物可以用于垂钓,采用这种方式所得到的谷物被叫做“麝香熏米”。这是将麝香融入垂钓中的唯一正确的使用方法,其他诸如将麝香泡酒或直接添加到鱼饵中等做法均不可取。
⑵、阿魏:产于西番(今新疆和阿拉伯等地区)及昆仑等地。阿魏为伞科植物,味辛性平,无毒。作为药品的阿魏是从阿魏树中渗出的乳状树脂。其品种多为不规则的块状和脂膏状。颜色深浅不一,表面蜡黄色至棕黄色。块状者体轻、质地似蜡,断面稍有孔隙;新鲜切面颜色较浅,放置后色渐深。主要含有阿魏酸等十几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为抗菌、抗溶血、降血脂和免疫抑制作用。用于水产诱食剂中的主要作用是利用阿魏自身所独有的臭秽气味,使饵料散发出类似腐败的味道,从而达到投鱼之所好的目的。其次是抗应激。将阿魏磨成粉末适量添加在钓饵中,春秋两季易中大鱼。
⑶、灵草:灵草也叫灵香草,又名零陵香。(有其他资料称灵草就是甘草或灵芝,这几种叫法都是错误的。)今湖、岭诸州皆有出产。灵草为报春花科植物,味甘性平,无毒。主要含有香豆素等十几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为祛寒、镇痛和消除胸腹胀满等。灵草多生下湿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浓烈香气。用于水产诱食剂中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其香气以增加鱼饵的诱食效果,其次是抗应激。
⑷、排草:也叫细梗香草,分布很广,在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均有出产。排草为报春花科植物,味甘性平,无毒。主要含有甲基胡椒酚等十余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为清热、解毒、祛风、止咳等。用于水产诱食剂中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排草的香气以增加鱼饵的诱食效果,其次是抗应激。
⑸、香松:香松也叫甘松,生于3000m以上的高山草原地带或疏林中,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北部及**等地。香松为败酱科植物,味辛、甘性温,无毒。主要含有甘松新酮等近三十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为镇静、治心腹胀及下气等。用于水产诱食剂中的主要作用是利用香松的甜度(相当于蔗糖的250-300倍左右)来提高和扩展诱食因子的作用发挥范围,其次是抗应激。另外,香松具有强烈松脂样香气,增加到鱼饵中可以增加或提升饵料的诱食效果。
⑹、甘草:又叫甜草根、红甘草等,生长于蜀汉,陕西、河东等地也有出产。甘草为豆科植物,味甘性平,无毒。主要含有甘草酸等十余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为抗炎、抗病毒、解毒、止咳和抗溃疡活性等。用于水产诱食剂中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甘草的甜度(相当于蔗糖的300倍左右)来提高和扩展诱食因子的作用发挥范围,其次是抗应激。
⑺、丁香:别名: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实),产于昆仑及交州、爱州以南地区。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味辛性微温,无毒。主要含有丁香油酚等近二十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为抗菌、镇痛、麻醉、驱虫、健胃和祛痰等。用于水产诱食剂中的主要作用是利用丁香的香气和极高的呈味度以增加鱼饵的诱食效果,其次是抗应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20:54:45 | 只看该作者
⑻、桂皮: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产于广东、福建、浙江、四川等省。桂皮为樟科植物,味辛性温,无毒。主要含有桂皮醛等十几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为止痛、活血、开胃、散寒等。用于水产诱食剂中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桂皮的香气增加或提升饵料的诱食效果,其次是抗应激。桂皮因含有挥发油而香气馥郁,为食品工业之重要香料。
⑼、山奈:山奈的别名很多,如:三萘子、三赖、山辣、沙姜等。产于广西、云南、广东、**等地。山奈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味辛性温,无毒。主要含有山奈酚等十几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为消食、止痛、温中散寒等。用于水产诱食剂中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山奈的特异气香来提高鱼饵的诱食效果,其次是抗应激。
⑽、八角:八角又称茴香、八角茴香、大料和大茴香等,主要分布于我国大陆的南方。八角为茴香科植物,味辛、甜性温,无毒。主要含有茴香醛等十几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为驱虫、理气、健胃、止呕、祛寒和兴奋神经等。用于水产诱食剂中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八角的特异气香来提高鱼饵的诱食效果,其次是抗应激。八角有甜味和强烈的芳香气味,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又名茴香。八角恶甘草,即不能与甘草同用。
⑾、小茴香:别名称谷茴香、谷茴等,主产于山西、内蒙古、甘肃和辽宁等地。小茴香为伞形科植物,味辛、苦性温,无毒。主要含有茴香醚等十几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为活血、利气、止痛等。用于水产诱食剂中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小茴香特有的强烈香气香来提高鱼饵的诱食效果,其次是抗应激。
⑿、鱼腥草:鱼腥草的别名有十几种之多,省略介绍,分布于陕西、甘肃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味辛、性微温,小毒。主要含有癸酰乙醛等二十余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为抗菌、抗病毒、利尿、镇痛以及提高机体兔疫力等。用于水产诱食剂中的主要作用是调整饵料的适口性,其次是抗应激。
⒀、墨旱莲:墨旱莲的别名也有十几种之多,同样省略介绍,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等地。墨旱莲为菊科植物,因产地不同,墨旱莲具有两种不同的特性:一、味微咸、性寒;二、味甘酸、性平,皆无毒。主要含有烟碱等十几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为止血、清热、解毒等。用于水产诱食剂中的主要作用是抗应激。
⒁、大黄:别名称将军、黄良、火参等,生长于川北或陇西。大黄为蓼科植物,味苦性寒,无毒。主要含有芦荟大黄素等20余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为泻下、利尿、活血、止血、镇痛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用于水产诱食剂中的主要作用是抗应激。
⒂、香薷:香薷即人们平时食用的香菜,各地均有生产。香薷为唇形科植物,味辛性微温,无毒。主要含有百里香酚等十几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为发汗、解热、镇咳、祛痰。用于水产诱食剂中的主要作用是调整饵料的适口性,其次是抗应激。
⒃、胡椒:别名称白胡椒、黑胡椒。生长于我国南方各省。胡椒为胡椒科植物,味辛性大温,无毒。主要含有胡椒碱等二十余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为杀虫、镇痛、健胃和抗惊厥等。用于水产诱食剂中的主要作用是调整饵料的适口性,其次是抗应激。如果说鱼类喜欢吃辣椒这的确很荒唐,但低度适口的辣味确实也能起到刺激鱼类味觉的作用。
⒄、川芎:别名芎藭等,分布四川、贵州、云南一带,多为栽培。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味辛性温,无毒。主要含有川芎酚等近十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为祛风、止痛等。用于水产诱食剂中的主要作用是抗应激。其次是调整饵料的适口性。川芎恶滑石、黄连、黄芪等,反藜芦。
⒅、沉香:又名海南沉、白木香等,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柬埔寨、伊朗、泰国等地,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也有栽培。沉香为双子叶植物,味苦性温,无毒。主要含有丙酮等近二十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为行气、止痛、、止呕、平喘等。用于水产诱食剂中的主要作用是借助其香气来提升鱼饵的诱食效果,其次是抗应激。
⒆、细辛:其它名称有小辛、细草、少辛和独叶草等,生长于华阴山谷,在东阳临海也有出产。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味辛性温,无毒。主要含有甲基丁香油酚等几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为抗菌、镇痛、麻醉和兴奋等。用于水产诱食剂中的主要作用是抗应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20:55:08 | 只看该作者
⒇、辛夷:别名有木笔花、望春花、春花、木兰等,生长于汉中、魏兴及梁山的山谷中。辛夷为木兰科植物,味辛性温,无毒。主要含有a-松油二环烯等十几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为镇痛、降压、麻醉和抗变态反应等。用于水产诱食剂中的主要作用是抗应激。
b、中草药常用原料的配伍:通过对中草药常用原料的了解,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将中草药用于水产诱食剂中,虽然有很多中草药的品种对鱼类的嗅觉、味觉以及敏觉会发挥出不同的刺激作用,但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其主要的作用还是抗应激。既然绝大部分中草药对鱼类都有一定的抗应激作用,那么,我们在原料的配伍上就可以先将抗应激的作用忽略,去追寻如何利用中草药来提高对鱼类的嗅觉、味觉以及敏觉的刺激作用。在中草药的使用及配伍的目的方面,诱食与治病是大相径庭的两种概念,所选用的原料在定位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中草药配伍中所忌讳的“畏”与“反”等现象很少会出现,但也不能忽略会有其他拮抗现象的发生(拮抗是指不同因素对某一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简单说就是抵抗的意思)。复方的形成是要经过反复实验才能得到最后的落实,复方的形成起源于原料的配伍,两种(或多种)原料的结合能否产生超出两种(或多种)原料本身的功效,是最基本的配伍需求。一般在冬季冰钓时,是试验的最佳时机。因为冰钓时选择钓点很容易,用饵(主要是窝料)的诱食效果比对起来也较方便。因为冰钓时水体温度相对较低,试饵时对原料的呈味度要求并不高,所以原料的使用量也相对小于往常。这不仅会降低试验成本,而且还容易发现除了呈味度以外的对于鱼类有其他诱食作用的原料品种。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首先在众多的原料中试验出对鱼类有诱食效果的种类,然后再这些品种由少到多进行配伍试验。在气味方面,呈味度低的中草药品种在使用量上要尽量多于呈味度高的中草药品种,这主要是为了调节混合后的香气在呈味度上能够达到一种阈值间的和谐,以便使所有参与配伍的中草药品种都能发挥出其作用。在味道方面,把香蕉、黄瓜和雪梨混合在一起,能使人感觉出有哈密瓜的味道。当然,鱼类与人类对于味道的喜好各有不同,但对原料在配伍中的调配原理却是相同的。至于鱼类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味道仍众说纷纭,这与鱼类的种类、鱼龄、生活环境都有一定的密切关系。有人认为鱼类喜欢吃甜的东西,所以就经常往鱼饵中添加一些蜂蜜或红糖,其实根本不知道蜂蜜或红糖对鱼类会有怎样的诱食原理,换句话说就是根本不了解蜂蜜或红糖在鱼饵中究竟会起到什么作用,像这种盲目的添加行为是配伍最忌讳的,不管使用什么原料首先必须要弄清楚使用的目的以及其原料可能发挥出的作用。在鱼龄方面,一般来说幼鱼喜欢鲜、腥味;成鱼喜欢鲜、甘味;老鱼和体形较大的鱼类则喜欢苦、臭味。在鱼的种类方面,无鳞鱼类喜欢鲜、腥味;养殖鱼类喜欢鲜、甘味;野生鱼类则喜欢苦、臭味。如果要使配伍后的复方能达到广谱性的要求,那么就应该首先解决如何满足鱼类适口性的问题,也就是在原料配伍方面要考虑如何使鲜、腥、甘、苦、臭等味道能够兼备。回过头来我们再顺便说一下蜂蜜或红糖:蜂蜜是昆虫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经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使其发酵,然后再回到蜂巢中吐出的蜜。蜂蜜是糖(主要是单糖)的过饱和溶液,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将蜂蜜用于垂钓有三个目的:一是利用其甜度调整鱼饵的适口性;二是利用其药理作用以增加抗应激的效果;三是刺激鱼类的敏觉感受器官以提高鱼饵的诱食功能。蜂蜜本身就含有昆虫蜜蜂的体液,对鱼类的敏觉会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有类似作用的物质在中草药的品种中还有很多,如洋油、獾油、羚羊角、牛黄、鹿茸以及蛇、龟类动物等等。有人将保健药酒用于垂钓有时效果也不错,其原因大概也与此有关。红糖一般是指甘蔗经榨汁、加工、浓缩后形成的带蜜糖,红糖中所含有的物质实在太多,诸如:葡萄糖、果糖等多种单糖和多糖类能量物质、叶酸、电解质成分、多种维他命、抗氧化物质、氨基酸、纤维素等等。将红糖用于垂钓也有三个目的,前两个与蜂蜜相同。第三个目的是利用糖在水体中的溶解来传递鱼饵中的其他的诱食物质。当对所使用的原料的特性能做到了如指掌时,配伍或使用这些原料时才会显得得心应手。
c、配方点评示例一:(中药6君子之一:阿魏、丁香、山奈、甘松、肉桂、甘草):在这个方子中,甘松和甘草对诱鱼来说在作用上基本相同,选用其一即可。丁香的呈味度极高,应尽量少放。相反,阿魏可以适当多放一些。肉桂的果实本身质量的密度很大,与上述草药在酒中很难同步浸出药效,不如改用桂皮(肉桂也叫桂皮,但有地方也将桂树的果实叫肉桂)。山奈对鲫鱼的诱食效果很好,可以根据选钓对象鱼来调整山奈用量的大小。通过试验,阿魏与八角配伍能使二者的功效皆有所提升,又因八角不能与甘草同时使用,最好将原来方子中的甘草换成八角。
d、配方点评示例二:(中药6君子之二:灵草、排草、香松、小茴香、滑石、大黄):在这个方子中,香味有余而臭味不足,所以很难诱到大鱼,使用起来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没有“后劲”。滑石与大黄的药理作用相近,可留其一。滑石与大黄的确都有利下的作用,因而会造成直观上的误解,过去曾一直流传“滑石和大黄被鱼类吃后会引起鱼类的腹泻,然后继而空腹抢食”的说法纯属谬论。
e、配方点评示例三:将中药6君子之一+二进行综合改进,就可以得到一个效果很不错方子:“灵草10克、排草10克、香松10克、阿魏20克、丁香5克、山奈10克、肉桂10克、八角20克、小茴香10克、胡椒5克;”,其中:灵草、排草、香松、丁香、山奈、肉桂、八角和小茴香起到了制造混合香气的作用;同时丁香还起到了提高呈味度的作用;香松和胡椒起到了调节鱼饵适口性的作用;同时香松还起到了传递其他诱食物质的作用;八角协同阿魏起到了“后劲”的作用。物尽所用,宁缺毋滥,这是配方“好”与“坏”衡量标尺之一。
f、药酒的泡制:欲从中草药品种中提取出具有药理作用的物质的方法有很多种,而用酒泡制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实用的方法之一。自制垂钓用药酒与泡制保健药酒有所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原料的使用以及用途两方面。对用于垂钓的药酒泡制,最好选用45度以上的纯粮食白酒(使用45度白酒泡好中草药后酒的度数会下降,约在38度左右),白酒与中草药的用量比例大约是:1000酒/100-200克中草药。浸泡的时间不怕长,一般可以以一个月为一个泡制周期。如果着急使用,浸泡一个星期后也可以使用。关于草药混合与分别泡制的问题,可以这样理解:已定型的配方可以混合泡制;正在研制和调试中的配方可以将所用草药分别泡制,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更准确的了解和分析每味草药的诱食功效以及配伍后效果的提升程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20:55:30 | 只看该作者
g、药粉的自制:药粉的自制方法有三种,一是将所需原料经配伍后直接粉碎研磨成药粉;二是将泡制好的药酒融入载体中转化成药粉;三是在用药酒转化成的药粉中添加其他原料粉末,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合成药粉。先说说第一种,列举一个最简单的配方“中药三剑客”:八角55克+丁香15克+桂皮30=100克;先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后研成粉末,然后再用沙锅进行干炒后即可保存或使用。下面再说说第二种,用泡制好药酒来勾兑淀粉(药酒1/淀粉4),除了淀粉,也可以选用其他的物质来充当载体。载体的专用术语是指在基因工程重组DNA技术中将DN**段(目的基因)转移至受体细胞的一种能自我复制的DNA分子。而现在已经很广泛地用于形容各种物化的和精神的形式承载与传播。所以,我们也可以将能够承载药酒内所含有的物质的物质称之为载体。最后说说第三种,很简单,取适量“中药三剑客”药粉添加到用药酒勾兑好的淀粉中即可。这不过是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其实可以用于药粉配伍的原料也很多,未必非要添加“中药三剑客”,添加什么都行,只要能够对鱼类有诱食作用的就可以。
⑤、鱼饵预混料的配制:
预混料其实就是渔友们通常所说的“小药”,也是饲料添加剂的一个种类。配制预混料可以使用的原材料极为广泛,在配伍方法上也是多种多样,所以,在市场上能够看到几十种或上百种“小药”的陈列展销也就不足为奇了。在饲料行业设计及配制预混料时,多以吨为总量来计算预混料内各种原料的使用量。在这里,我们将以公斤为总量来进行设计或配制。也就是说,在下面将要列举的一些配制方案中,其预混料原料的使用量是每公斤鱼饵所需的添加量,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a、营养类:本文前面已经介绍了很多营养类原料,如氨基酸类、蛋白质类和维生素类等等,营养类原料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参与配伍使用。说是营养类预混料,但所使用的原料未必只局限于营养类的范畴之内,不过是以营养类为主,突出以营养物质诱鱼的可行性。诱鱼与养殖不一样,我们不用去考虑鱼类的生长因素,只做到能把鱼诱来就已经达到目的了。营养类预混料因呈味度略低,仅适用于野钓或在水体质量相对较好的水域垂钓时使用。即使添加了一些呈味度偏高的物质,如果用于竿坑垂钓的话,其营养类物质所能发挥出的作用也极为有限。故此,目前所有的“小药”在使用方面基本上都是有针对性的,假如也能够达到广谱性,那就不是也不能叫做“小药”了。我们首先列举一个适合野钓用的营养类鱼饵预混料的配方:氧化三甲胺1克+甜菜碱3克+大蒜素0.5克+复合氨基酸精粉(食品级)15克+多维素1.5克+5′-呈味核苷酸二钠0.5克+乙酰硫磺酸钾(安赛蜜)1克+其他原料27.5克=50克;如果方便的话还可以添加一些其他的营养物质,如卵磷脂、生物酞和牛磺胺等等。也可以将甜菜碱3克+大蒜素0.5克换成二甲基-丙酸噻亭1克。当然,由于可用原料甚多,所以能够设计出更多的更合理的配方也在情理之中。我们在这里所列举的配方只不过是希望能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不管使用什么原料,前提还是要了解该原料的特性,要知道该原料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发挥出其最好的作用。
b、调味类:调味类预混料主要作用于改善鱼饵的适口性,因注重的是味道而不是气味,所以其呈味度也相对较低。在调味类预混料中,实际所含有的调味类原料的使用量也并不高。酸味、甜味、苦味、辛味、咸味和鲜味等等都属于调味的范围内。具有调味作用的物质在预混料能够起到味道的定位,以适应垂钓对象、垂钓环境以及钓法的需要。如钓鲫鱼、鲤鱼、草鱼或鲢鱼、鳙鱼等混养坑时,预混料的味道需要具备一定的偏酸性,因而可以在营养类配方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酸性调味类原料。例如:氧化三甲胺1克+甜菜碱3克+大蒜素0.5克+复合氨基酸精粉(食品级)15克+多维素1.5克+5′-呈味核苷酸二钠0.5克+乙酰硫磺酸钾(安赛蜜)1克+富马酸(延胡索酸)1克+其他原料26.5克=50克;乙酰硫磺酸钾(安赛蜜)是甜味剂是一种,欲增加鱼饵的甜味,可以添加的原料还有很多,如:蛋白糖、甘草甜素、麦芽糖、甜菊糖苷、木糖醇以及山梨糖醇和乳糖等等;如果欲增加鱼饵的鲜味,除了氨基酸类营养物质外,还可以添加的原料有牡蛎粉、琥珀酸二钠、柠檬酸钠、鲜贝素、核糖核苷酸类以及复合鲜味剂类等等;如果欲增加鱼饵的咸味很简单,添加一些氯化钠(食盐)就可以了,也可以添加一些L-二谷氨酸镁、L-谷氨酸一钠或谷氨酸盐酸盐等;如果欲增加鱼饵的辛味,可以添加一些中草药中属于香辛类的粉剂即可;如果欲增加鱼饵的苦味,不妨添加一些盐酸奎宁、硫酸奎宁、咖啡因、可可碱或苦木提取物等等。总之,不论使用或添加任何原料,都应该有个限量,适可而止。
c、呈味类:呈味类预混料一般是指有气味区别及呈味度较高的鱼饵添加剂,气味的区别可分为果香、酒香、薯香、酱香、奶香、藻腥、海腥以及腐臭等等。一些呈味类的香精或香基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原料进行配伍使用。我们再列举一个适合在竿坑使用的呈味类鱼饵预混料的基础配方:氧化三甲胺1克+甜菜碱3克+大蒜素0.5克+5′-呈味核苷酸二钠0.5克+乙酰硫磺酸钾(安赛蜜)1克+乙基麦芽酚15克+其他原料29克;在这个配方中,去掉了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呈味度较低的原料,取而代之的是呈味度较高的乙基麦芽酚等。如果需要修改配方的诱食结构,同样可以将甜菜碱3克+大蒜素0.5克换成二甲基-丙酸噻亭1克。如果欲使其增加或呈现出果香味,可以添加香叶醇、芳樟醇、苯乙醇、a-松油醇、丙二醇、柠檬醛、十二醛、香茅醛、乙烯醛以及香兰素等原料;如果欲使其增加或呈现出酒香味,可以添加甲酸乙脂、乙酸乙脂、丁酸乙脂、乳酸乙脂和苯乙醇、郎姆醚等原料;如果欲使其增加或呈现出酱香味,可以添加一些酵母提取物等;其实复合氨基酸精粉和水解植物蛋白等都具有一定的酱香气味。如果欲使其增加或呈现出奶香味,可以添加一些鲜奶精或椰子醛、丁二酮、辛酸、丙酸以及甲基乙酰原醇等原料;如果欲使其增加或呈现出藻腥味,可以添加一些海藻抽提粉或异戊醛、三甲胺等;如果欲使其增加或呈现出海腥味,可以添加一些鱼腥素、海鲜素、贻贝粉或三甲胺、二甲基庚醇等等;如果欲使预混料提高其呈味度,可以增加乙基麦芽酚的使用量或再添加一些其他具有增味作用的原料,如L-谷氨酸一钠(味精)、5′-鸟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琥珀酸二钠和L-丙氨酸等等。目前已知的可以用于调味作用的天然等同香料(食用)或人造合成香料(食用)大约有1100余种之多,调味及其配伍的体系之庞大由此可略见一斑。调节预混料气味的走向目的是为了满足鱼类对鱼饵的适口性,而掌握预混料呈味度的高低目的则是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垂钓水域。
d、抗应激类:除了本文前面提高过的一些抗应激物质及中草药以外,还有一些物质对鱼类也具备一定的抗应激功能,如生姜汁、百里香酚、电解多维素、果导片(西药)等等。在预混料的配方中略添加一些具有抗应激功能的原料,对鱼饵在诱食功能上会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有个很简单的添加办法就是,在预混料的基础配方中直接添加一些中草药粉剂即可。如:(野钓)氧化三甲胺1克+甜菜碱3克+大蒜素0.5克+复合氨基酸精粉(食品级)15克+多维素1.5克+5′-呈味核苷酸二钠0.5克+乙酰硫磺酸钾(安赛蜜)1克+中草药粉剂20克+其他原料7.5克=50克;或:(竿坑)氧化三甲胺1克+二甲基-丙酸噻亭1克+5′-核苷酸二钠0.5克+乙酰硫磺酸钾(安赛蜜)1克+乙基麦芽酚15克+中草药粉剂20克+其他原料11.5克=50克;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20:55:46 | 只看该作者
十、鱼饵及诱食剂的研发方向:
对鱼饵及诱食剂的研究是一件令很多渔友为之津津乐道的事,爱好与乐趣尽在其中。鱼饵及诱食剂的可开发领域极为宽广,有待于人们的深入探索与研发。若想成为垂钓达人,就必须要对鱼饵及诱食剂有所了解,有了对科学的认知才能利用科学而产生出硕果,千万不要因为没有吃过老虎肉就误认为山中根本没有老虎,要知道老虎的的确确是存在的。很多事与物都是一样,不能因为自己不懂而去否定。只有在相信科学的基础上,通过刻苦勤奋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在对鱼饵及诱食剂的了解和研究上走得更远。
a、基础饵:鉴于渔友们对鱼饵调配的热衷,商品饵在钓饵系列中应该普及推广一种不添加任何诱食剂的基础饵,即“白”饵。这类基础饵有两个优点:第一,可以避免渔友在配料时产生意外的拮抗现象。第二,削减原料会降低了商品饵的制作成本,为回馈渔友,可以将削减掉的诱食剂成本转换成基础料,使基础饵加大包装量。使用这类广谱性的基础饵,届时再加上一些有针对性的诱食剂,也就是让渔友们根据垂钓的需要去任意添加各种“小药”,这将成为商品饵热销的品种之一。
b、祛鱼剂:在鱼饵的开发与研究方面,我们大多注重于鱼饵的诱食效果,其实在祛鱼的方面也应该深入的进行探讨。祛鱼指的是利用某种物质或原料的添加,来驱散某种鱼类。例如:在混养坑中欲钓鲫鱼或鲤鱼,但水体中时常会有鲢鱼、鳙鱼等幼苗来抢食,这种现象通常会令渔友感到大为烦恼。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在鱼饵中略加一些蛹粉即可驱散鲢鱼、鳙鱼等幼苗;又如:想钓草鱼,但又不能避免鲤鱼的幼苗来捣乱,这时可以在鱼饵中略加一些香菇粉即可驱散鲤鱼的幼苗;等等,诸如此类。假如对垂钓中所常猎取的鱼类都能做到能诱能祛的话,那么,祛鱼剂必将使垂钓成为神话。
c、敏觉诱食剂:涉及到敏觉及敏觉学说问题等内容,本文前面也谈到了不少,而目前真正能利用鱼类敏觉来研究和开发水产诱食剂的示例并不多。即使发现有某些物质对鱼类能产生出特殊的诱食作用,但归根结底不是与鱼类的嗅觉链接就是归纳于鱼类的味觉范围之内,很少有人能从理论上作出与鱼类的敏觉相关的阐述。这样一来,对于鱼类敏觉的研究几乎就成了空白,而物质作用的归类也将长久埋没在误区之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科学的探索,动物(包括人和鱼类)的敏觉系统迟早会被揭密,到那时敏觉诱食剂即将成为该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分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20:56:09 | 只看该作者
................{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0-5-10 21:00:39 | 只看该作者
先顶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0-5-10 21:13:04 | 只看该作者
长篇之最,能一口气一字不漏的读完更是超人。
建议年长者先复制到电脑上放大后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投放|联系方式|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网站留言|手机访问|小黑屋|西钓网

GMT+8, 2024-11-24 11:50 , Processed in 0.121778 second(s), 20 queries .

西安钓鱼网(西钓网) 版权所有

© 2008-2021 XAFISH.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