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语者- 于 2015-1-11 19:07 编辑
一 水底的地形比水面的地形更重要
找窝子,做窝子,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你钓技水平的综合反映。
那些砖家说要钓铧尖,钓腰,啥的,其实他就是一知半解,用我们四川话说,就是半壶水响叮当。眼睛盯着水面说事,认识难免浅薄。了解水底的地形,然后站在鱼的角度思考问题,——水温,溶氧,食物,安全感,这样找出的窝子会更准确。以实例说话。
看以下这个岛,在大佛水库。岛两头铧尖部位,下去就是深水去,十几二十几米。我一个兄弟,今年开始钓鱼并中毒,而且,同样有大鱼情节,他就在A点做了个窝子,十几米水深,几十斤窝料下去了,眼睛冒星星,说我要整着了就是大的!秋末冬初,四川气温还有十几度,我跟他说鱼还不会下去,十几米深缺氧,而且少食物,鱼不在那里活动的。他不听,最后果然空军。
而岛中部有两个小湾子,湾子里有两块田,田里水深5-7.5米,面积都在200-400平米。我和钓友老刘在两个田的B,C点做了两个窝子,两人轮流钓,一个人钓两三天,歇两天,换另一个人。因为这个水库超挂,窝子喂的离岸很近,两到三米,钓四到五米远。这两个月来起了500-600斤鱼,其中十几二十几斤的大鱼基本每次都能搞到,老刘还搞到一条38.6斤的大草。
十天前,我最后一次去钓了三天,起了十五条草鱼鲤鱼,一两斤到四五斤不等。我跟老刘说,窝子钓败了,没大鱼了,我们重新开窝子吧。
说到这,我们来讨论一下窝子会不会钓败的问题。
其实,还是要把眼光穿透水面,看到水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个窝子的好坏,其实要动态的看。一个窝子,这个季节是好窝子,但是另一个季节却不一定。一个窝子正当鱼道,板籽洄游,或者4,5月份水库放水,鱼群往来不绝,甚至不怕惊吓,但是另一个季节,可能会因为食物缺乏,根本不会有鱼游过来。
每年三到七月,因为繁殖期洄游,或者因为水库放水,鱼类因为食物缺乏,满库乱走,那时候一个好的窝子基本都不容易钓败。但是水涨起来以后,水位相对稳定,鱼群也会找到食物丰富,溶氧充足,水温适合,僻静安全的地方,活动范围相对固定下来。野生动物通常也会划分势力范围,鱼类也不例外。所以这个季节,比如以上C,D两个窝子,总会钓败的。
别说鲤鱼草鱼会钓败,鲫鱼一样会钓败的。某年12月底我在一个水库很安静的地方找到一个鲫鱼窝子,最初两天,每天钓上十多斤鲫鱼,无一例外,全是四五两的大板板,三天后开始出现2两以下的鲫鱼,只能钓七八斤了,一个礼拜后只能钓四五斤了,而且基本都一两左右。
再图示两个成功的窝子。
窝子一,黑龙滩水库李家坝,离岸70——80米,水深7,8米。黑龙滩不挂,钓鱼的人多,所以鱼群早就被撵到水面中间去了,近年来,黑龙滩的窝子基本都是远投的天下了。起窝子一般100斤玉米酒糟,50斤老玉米,然后每天补20斤老玉米,20斤谷子,100斤酒糟,三到五天后开钓,也是每天补这么些粮食。
这个窝子因为是大水面,鱼多,两个月下来稍显颓势,前段每天50-80斤渔获,现在每天30斤左右。
窝子二,黑龙滩人民坝,钓友石娃娃鱼某年冬天12月到1月做的,水深12-13米,大片平地中间有一条河沟,窝子做在离岸100多米,离沟5米左右的地方,包食饵团打在窝子和沟之间。一个月的时间收获20斤以上大物20多条,包括三条超过40斤的(他说卖给鱼贩子称过的)。当时我真不信他大冬天能钓上这么多大物,但是人家第二天就给抱了条十多斤的草鱼过来,跟我说是最小的一条。别人补充说他才学钓鱼的,作风野蛮暴力,20斤的鱼他从100米外拖回来到抄鱼入护不到5分钟,所以弄跑了的鱼更多。石娃娃鱼自己也承认。但是,这个窝子是成功的。
二、 水层
窝子做在哪里,除了跟水下的地形有关,还跟水层有关。判定施钓的水层,还跟一下几种因素有关:温度,溶氧量,食物,安全感,繁殖期。
1,温度。鱼类是变温动物,水温多少度鱼的体温就是多少度。这样鱼类在水里会更少的消耗体能。但是频繁剧烈的调节体温鱼类也会很困难。不适应。所以阴冷多日突然晴朗阳光强烈的日子,外行会觉得这是个钓鱼指数很高的好日子,但是突然的阳光会造成水温上升很快形成激烈的对流层,鱼类调节体温都会很困难,更加不会开口。昼夜温差太大的时候不好钓鱼同样也是这个原因。嗯,在强烈的温度变化之前,鱼类会摄取足够的食物以补充营养消耗,我不知道每日的晨昏鱼类有一段摄食高峰期,我不知道是否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另外,在天气突然变坏之前的那一天常常暴好钓鱼,例如5.12地震之前,或者同样如此。所以,鱼类通常活动在温度适宜而且相对稳定的水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日子,具体有多深我没法给你具体的答案。钓鱼要考虑的综合因素太多,需要灵活准确的分析和判定。
2,溶氧量。水体溶氧量对鱼类的生存也至关重要。温度越高鱼类的耗氧量就越大,反之鱼类耗氧量就越小。自然环境中,水草藻类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风浪,都会对水体溶氧量产生影响。白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晚上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在肥水水库,藻类微生物丰富,这个现象更加明显,所以鱼类的浮头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晚上。风浪影响的近岸浅水区和有新水注入的进水口相对也好钓鱼一点。
我们具体施钓的时候,清水水库,白天,冬春季,可以钓更深一点,肥水水库,夜晚,夏秋季可以钓更浅一点。关于尺度,上篇帖子提到过钓深可以钓到超过12-13米,钓浅呢,这儿也有个极端的例子。某个钓友提到一个夏天,他和几个钓友到一个不熟悉的肥水水库夜钓,到达的时间比较晚,9点过,天已经全黑了,他连水深都没试,忙着打窝,插竿,搭帐篷。当夜很钓了几条鱼,最大的鲤鱼9斤多。天亮了一看,钓点水深不过40公分,一眼可以看到底。9斤的大鲤鱼来咬钩的时候可能背鳍都要露出水面了。
3,食物和安全感。鱼群总是在食物丰富的区域附近活动。近岸浅水区,光合作用强烈,水草藻类微生物才能丰富,这些都是鱼类的食物。有的人总羡慕水里的鱼儿生活得快乐无忧自在,实际情况是水里的生存环境非常残酷血腥。一条鱼出生出来要长到成鱼,九死一生的几率都达不到,百不存一才是事实。别说翘壳鲶鱼乌鱼这类肉食性鱼类的威胁,就是鲤鱼也要吃小鱼的,我们用泥鳅钓肉食性鱼类的时候也同样钓到过很多鲤鱼。甚至在水草稀少的东坡湖,我们用小段的白条鱼也钓到过多条5-9斤的草鱼。小鱼对食物的争夺是疯狂的,它们也必须经过这段血腥的拼杀才能成长为个体较大 的鱼,获得较大的生存几率。成年体型较大的鱼是幸运的,同时也是综合素质较好的鱼,它们比别的鱼更加懂的规避风险,安全意识更强。它们需要大量的食物,同时警惕风险。所以,钓鱼的时候,人声,身影,地面的震动,灯光的晃动,这些都会严重影响钓鱼的。这些因素对远投窝子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钓近的时候,对鱼类安全感的考虑至关重要。我做的风语者无线语音钓鱼报警器,报警的时候钓位其实是没有声音的,声音在接收器那里出来,也是基于不惊窝子的考虑。钓位浅,最好窝子做得离岸远一点,钓位深,可以做得近一点。如果鱼感觉绝对安全,甚至会探出头来咬植物叶子和果实。
擅钓者皆“鬼”。当年李善桥水库一个叫周老五的钓友每次都跑到人迹罕至的深山峡谷,偷偷躲在灌木丛后,把带来的莴笋叶子拧碎,顺风扔向水面,然后慢慢抽出长竿钓浮,每每斩获十几二十条十多斤的大草。令守水库的大爷也特别佩服。别人这样钓的时候效果总不理想。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他比别人更“鬼”。老刘有个习惯,收杆的时候总是弄几根竹竿或者树枝支钓位上,模拟钓竿,让老窝子里的鱼习惯钓竿。前几个月黑龙滩涨水的时候,友谊桥一个垭口刚被水淹,板秋籽的鲫鱼很多跑到浅滩来,我们钓会儿就偷偷跑过去那抄网舀鱼。为了偷偷接近浅水区,我在水边插了几根树枝做掩护。撑船的曾大爷就笑,——你弄起树枝一条鱼都不得来了。结果果然。
阳光强烈的时候,透明度较高的水里两三米深都照得透亮,一些本来好钓鱼的地方都钓不到了,而那些有水草遮挡的30-50公分的草洞效果却不错。
4,繁殖期。鱼类繁殖期是个特别的时期,鱼类满库乱窜,各水层都有,无规律可循。一如现在的年轻人,荷尔蒙分泌过剩满街乱窜,咱们要理解。
这段时间一直没把窝子篇补完,主要是怕自己的对窝料的认识太肤浅,缺少足够的科学数据,一篇帖子,如果乏善可陈,徒然浪费大家的时间,那就太对不起钓友们了。多半,下次我的窝子表的要被扔多少石头砖块,呵呵。
不过,如果不续下去,又对不起每次都给我精华的重庆钓鱼网的版主们,还有川钓网,贵州钓鱼网长期以来给予我的支持和方便,所以,麻起胆子继续写下去。就当是抛砖引玉吧,我真心希望广大钓鱼高手给我指正和补充,向大家学习了!(哦,这儿想起一件十几年前的小事。当时我开始学台钓,玩竞技,市级省级的比赛还拿了几个小名次,自觉不错。嘿嘿,有人说来打比赛的人其实都还是觉得自己不错的,这话是有道理的。那次和川内名钓手邱挺军在温江赛场上遇到了,抽签下来我和他挨在一起。我说,邱哥,这盘我们好好练一盘。邱哥一笑说,向你学习!那场尾数赛下来我钓了十八尾,邱哥七十三尾。好吧,我承认,那场比赛下来我脑壳跩起,一直跩到现在。所以,这里我再次说一声:向邱哥学习!向钓友们学习!)
三,窝料
窝料要满足两个基本功能,一个是诱鱼,一个是留鱼。
举例说明。例子一,水广鱼稀的大水面做窝,开窝子我们通常会用20-50斤老玉米,100斤酒糟(最好也是玉米酒糟),10斤干谷子,10斤干小麦。第二天第三天续窝子一般每天加5-10斤老玉米,方便的话也可以加少量谷子麦子。补窝子的时候加酒糟就不那么方便了,毕竟酒糟不能长时间留存。不过,施钓的时候补窝子最好加点酒糟。喂上三天五天开钓就比较稳当了。这个量需要灵活掌握,我一直想找个带水下红外摄像头的探鱼器好好观察下,弄个比较科学的结果出来。但是限于经济能力,一直没做。这样的产品已经出来了,技术上是能解决的,真心希望哪位钓友能给个答案。就我所知,夏季水温适宜的时候,一条鱼一天能吃掉其体重15%-25%的食物。
这里面酒糟的作用是诱鱼。松软酒香浓郁的酒糟是鱼儿的最爱。最先招来的是附近几千平米水体的小鱼,漂子小翘壳蜂拥而来。我们常常看到小鱼争抢哄拥酒糟中大颗粒的玉米,这种争抢迅速向四面八方扩散。我们不是很清楚鱼类传播讯息的语言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想象的是,这一水域的大鱼也会最快的速度注意到被这种大面积的小鱼哄抢食物行为。大鱼谨慎地慢慢接近窝子,慢慢地探索,慢慢地消除戒心,这有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做窝子也需要一些时间。酒糟招来小鱼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酒糟支持到被小鱼吃完以前,大鱼慢慢进窝,这也需要个量。能招来多大水体的小鱼才能招来多大水体的大鱼。以下有个视频是我一个近岸大窝子的水面状态。
优酷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Y5MTIzOTcy.html
窝子中的谷子麦子玉米,作用是留鱼,相对来说就只有个体较大的鱼才能感兴趣了。一个窝子如果只喂酒糟就很薄,酒糟会很快被小鱼吃光的。一定量的坚硬大颗粒的食物会长久的留住大鱼。 例子二,某钓友在黑龙滩做的窝子是这样操作的。他一次煮20-30个半斤以上的土豆(我想红薯也行),煮到7分熟,也就是外面的那层土豆煮耙,里面还是硬的。窝子选近岸陡崖下面,每个窝子抛3-4个土豆,喂7,8个窝子走钓。鲤鱼吃掉土豆外面那层软的,硬的那层想吃又啃不下来,走又舍不得……。他说每次悄悄走近窝子,观察下面有单个的鲤鱼星冒起来,他才下竿。钩上挂煮熟透的食指大的土豆方块,矶竿逗钓,分分钟起鱼。一天整十来条5-10斤的鲤鱼常事,人家自己说。人家这个窝子把诱鱼留鱼做得出神入化。
本文严禁快乐垂钓网,海峡钓鱼网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