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钓鱼论坛

标题: 气温温差与上钩率的关系(转) [打印本页]

作者: cxats    时间: 2008-11-21 21:35
标题: 气温温差与上钩率的关系(转)
夜间温差值对上钩率的影响
 一天中,黄昏到笫二天拂晓前,温度逐渐下降。降温的幅度有大小。我把黄昏晚上7时和笫二天早晨7时的温差值叫做夜间温差值(早晨5时可能更准确)。考虑室内温差值较小,我用的是室外的温差值。
 我发现,夜间温差值与钓鱼有密切联系。晚秋、冬季、早春,夜间温差值大于5℃时,很难钓鱼。去河边,常常看到浑水变清。这是因为夜间降温多,特别寒冷,鱼儿躲在深水处不动,所以岸边水特别清。笫二天鱼儿仍觉寒冷,懒得开口。相反,夜间温差值小于2℃,鱼儿不觉得冷,笫二天正常觅食。这样的天气出钓会对上钩率有所帮助。
 2007年2月20日,晚上室外4℃,21日晨室外3℃,夜间温差值1℃。何钓友在一小塘钓获3千克。2月24日晨2℃,头天晚上7℃,夜间温差值5℃,我和一位钓友去该塘,效果极差,两人共获0.5千克。2007年3目26日,阴雨,降温天气,夜间温差值为4℃(16~14℃),我在东兴一塘钓鱼,蒋钓友获4尾鲫鱼(半斤),我和另一位分别获4尾,2尾。第二天,夜间温差值为1℃(13~12℃),蒋又去,据说钓获2.5千克。虽然夜间温差值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确实举足轻重。可以推想,夏季夜间温差值也同样会对上钩率有影响。不过,应是夜间温差值越大,笫二天越是好钓鱼。夏季夜间降温较多,鱼儿感觉凉爽,夜间活跃,笫二天早上适宜钓。常说的夏钓早,是普遍规律。夏钓早的上钩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夜间温差值的大小。这一点,只是推测,相信可以得到验证。
 昼夜温差对上钩率的影响  24小时中温度最高值大约在下午2~3时,最低值大约在拂晓前5~6时。一天内最高与最低的温度差值越大,越难钓鱼。温差值大的主要原因是晴天有日照。水表层温度迅速升高,造成水层温差拉大,影响了鱼的觅食活动。
天气预报提供的每日最高最低温度可作参考。如果两者之差较小,比较适宜出钓。反之,如果昼夜温差值很大,出钓收获可能不多。  2007年3月10日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头晚天气预报:晴转多云,7~20℃(高低相差13℃)。测得夜间温差值为2℃(11~13℃)。从夜间温差值看,似乎3月10日很好钓鱼,可去董家河,感觉上午还可以,中午后几乎不上鱼。8时测气温为9℃。由于日照强,下午3时测气温为25℃,温差值达17℃之多。上午日照弱,温差小,好钓鱼,而下午温差大,难钓了。 冬日,阴天或日照弱的多云天,容易上鱼,就是因为温差小。相反,日照强温差大,上钩率就低。
 水层温差对上钩率的影响 水体各层次的温度不同,而且随着季节天气而发生变化。这对鱼类活动有重大影响。上述的昼夜温差直接影响着水层温差的变化,特别是日照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  从测定的一些数据中看,笔者注意到水层温差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⑴一般情况下,水表层温度高于水底层温度。水表层受到太阳光的直接照射,较容易升高温度。水是热的导体,水底层温度变化明显地比表层缓慢。两年中,我只遇到过两次水底层温度高于水表层温度的特例。一次是2007年2月19日,下雪天,在东田的池塘,当日上午10时,气温0.5℃,水表4℃,水下6℃。因为气温急速下降,水的比热大,水温降得不是很低,水底层降温更是缓慢,造成水底层温度高于水表层温度的特例。另一次是3月13日10时,在黄家坝,当天气温7℃,水表层9℃,水底层11℃。两日前曾经降雨降温。这两次,都明显地感觉到上钩率高多了。
  ⑵四川北部地区,一年中水表层最高温度达34℃,最低7℃;水底层最低温度6℃,最高29℃。水表层水底层温度差值最大为9℃,最小为0℃(特殊情况下有逆差)。大约在11~2月水表层水底层温差较小,甚至可以趋于一致。大约在3~10月温差值较大。一天之中,早晨气温通常低于水表层温度。随着日照加强,气温比水温升得快,水表层比水底层升温快。中午以后,通常气温高于水温,水层温差增大。水层温差变化主要取决于日照的时间和强度。
 “夏钓早”。是很有道理的,夏钓晚就值得具体分析。2007年8月17日,室温31℃,晴,在沙溪一塘几乎钓不上鱼。上午9:30分时,气温27℃,水表30℃,水底(2米深)27℃。下午6时,气温32℃,水表34℃,水底29℃。傍晚时候根本钓不上鱼。原因是傍晚时,尽管气温略有下降,但水表温度仍居高不下(由于水散热慢),水层温差又大,造成水体严重缺氧,鱼不开口。由此可见,在多数情况下,夏天只适宜钓早,不适宜钓晚  ⑶水层温差变化呈梯形变化。离表层越近,变化幅度越大;离底层越近,变化幅度越小。
以一次日记片断为例。2007年4目4日,晴,室温21℃,相对湿度75%,昨晚室外21℃,今晨14℃,夜间温差值7℃,说明夜晚寒冷。今日晴,水层温差大。下午4时,气温27℃,水表24℃,水下30厘米处21℃,水底2米处17℃,水表水底差7℃。鱼浮头难钓。又测堰口4米水深处,温度与2米深处基本相同。
  上例不仅说明了夜间温差值、昼夜温差值和水层温差值对上钩率的影响,而且也说明各水层温度呈梯形变化。日照下,水表升温快,而光线穿透力不强,水导热缓慢,所以下层温度变化小,这就导致表层水温较高而且变化较大,底层水温较低而且变化较小。在上例中,离水表层30厘米处下降温度3℃,从30厘米处到1.5米处(深度差1.2米)下降温度只有4℃,从1.5米到4米深处(深度差2.5米)温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总之,水层温差变化不是平均变化的,而是呈几何级数衰减的,在深水处温度变化甚微,甚至难以测定有什么变化。笔者以前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水底冬暖夏凉,冬天鱼儿游向深水处是因为那里暖和。通过水层温差的测定,不得不否定“水底冬暖”的观点。冬天鱼儿为什么要潜入深水处呢?可以这样解释:深水处温差变化极小甚至没有什么变化,最适宜鱼儿的生存和生活,对上钩率的影响最小。
  当日平均温度与10日平均温度的温差对上钩率的影响
当日平均温度等于或略高于10日平均温度比较好钓,反之,低于10日平均温度则难钓。通俗一点,就是一段时间的温度变化比较平稳,气温稳定,鱼儿已经适应,则宜出钓,反之,正在降温过程之中,鱼儿还不适应气温水温的变化,则不宜出钓。例如,寒潮来了以后,短时间不宜出钓,必须经过较长时间,温度比较平稳以后方可出钓
  几种温差对上钩率有影响的理论依据
  鱼是变温动物。当水温发生变化时,鱼要调节自身体温去适应环境温度。这个生理调节过程,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需要消耗能量,想来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温度变化越大,这个生理调节过程时间越长,越艰难痛苦。在这个生理调节过程中,鱼有气无力,就象垂危病人,对再好的饵也不感兴趣,上钩率自然差  另外,水层温差对溶氧影响很大。水里的溶氧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空气。空气与水表面接触,只有一点氧气可溶解于水。水表层溶解的氧气,主要通过水的上下对流而转移到水底。水上下对流的条件是上层水温低(密度大)下层水温高(密度小)。下雪天尽管温度很低也好钓鱼,正是因为水底温度高,容易对流,导致水底层溶氧丰富。但是,一般情况下,表层水温高于底层,不利水的上下对流,而这种水层温差越大,越不利于水的对流,换句话说,水层温差越大,水底层缺氧越严重。鱼那还会有什么食欲。理论和实践都说明:夜间晚差大、昼夜温差大、水层温差大、时段温差大,不宜出钓。反之,温差小,鱼儿已经调节好了自身的体温,食欲旺盛,上钩率必然高  温差对上钩率确实有重大影响。但是,钓鱼还与很多因素有关。要想鱼获丰厚,还必须重视天气因素及水情、鱼情、钓法等等
作者: lmt101    时间: 2008-11-21 21:46
说的很有道理。
作者: 木易造船    时间: 2008-11-24 12:01
说的好啊,
作者: 小鱼儿飞飞    时间: 2008-11-27 20:00
说的好啊
作者: 渔教鱼乐    时间: 2009-5-15 13:28
学习
作者: ~~钓鱼~~    时间: 2009-6-19 12:19
学习。




欢迎光临 西安钓鱼论坛 (http://bbs.xafi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