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钓鱼论坛
标题:
养殖鱼类营养与配方设计(zt)
[打印本页]
作者:
我是钓鱼的
时间:
2009-2-1 22:59
标题:
养殖鱼类营养与配方设计(zt)
随着水产养殖行业不断地进步,要想获得一个较为完善的养殖鱼类饲料配方,不仅要考虑鱼类的营养需求,还应该考虑诸多可能影响到鱼类最终摄取到适量营养物质的因素;不仅要考虑使鱼类能够快速生长,还应该考虑最终渔产品的质量以及养殖对环境的影响。本文就此作一阐述。
一个好的饲料配方必须是针对性强的配方,因此,配方伊始,必须确定养殖对象。养殖对象确定以后,如果只知道这一种鱼类生物学方面的一些知识,而有关营养需求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我们该如何着手制定配方呢?此时,只有充分挖掘该养殖对象生物学知识方面给我们带来的信息,才不至于使制定的饲料配方出现较大偏差。养殖对象可以在如下方面给我们以提示。首先是生物学特征,其次是生长阶段,再次是生理状态,最后是养殖环境。
养殖鱼类生物学特征对配方的要求:1)食性对配方的提示:食性主要是定性确定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以及糖类含量。一般来说,肉食性鱼类饲料中粗蛋白一般在40-45%,杂食性鱼类粗蛋白需求量在30%左右,草食性鱼类粗蛋白一般低于30%。其中,杂食性鱼类饲料中蛋白质来源可以使用10-40%的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草食性鱼类饲料中植物蛋白代替量可以更高。同时,鱼类对糖的利用率也依其食性不同而异。肉食性鱼类对糖的利用率最差,杂食性鱼类次之,草食性鱼类最高。2)养殖鱼类所需适宜的水温对配方的提示:鱼类依据水温可以分为冷水性、温水性和热带鱼类。依此我们可以定性确定饲料中粗脂肪含量。一般来说,冷水性鱼类饲料中粗脂肪含量在15-20%之间,温水性鱼类在6-8%,热带鱼类在3-5%之间。而且,冷水性鱼类饲料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要高于温水性鱼类。另外,同一种鱼类,水温升高,盐度升高,蛋白质含量也应该略微调高。3)养殖鱼类的运动性对配方的提示:运动性主要用来确定饲料中能量的水平。运动性强的鱼类饲料中能量水平应高于弱的鱼类,这样才能节约蛋白质,提高生长速度。运动性强的鱼其体内磷的代谢量加大,因此饲料中有效磷含量以及一些作为辅酶的维生素水平都应适当提高。另外,运动性强的鱼类血红素含量高一些,因此,作为血红素组成之一的铁应该适当增加一些,铜和钴的含量也应该适当提高。
作者:
我是钓鱼的
时间:
2009-2-1 23:03
养殖鱼类的生长阶段对配方的要求:1)要求苗种阶段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要高于成鱼和亲鱼阶段。因为前者生长迅速,大量需要构成身体物质的蛋白质、脂肪以及用于各项合成反应的能量。同时需要矿物质、维生素的添加要跟上,以便更好地发挥苗种快速生长时各种酶的活性。再者,苗种的消化器官和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饲料原材料的消化率应该比成鱼的高才好。2)亲鱼需要贮存物质和能量来完成精子、卵子发育成熟过程。因此,应该适当提高蛋白质、脂肪含量,特别是适当提高卵磷脂的含量。
养殖鱼类的生理状态对配方的要求:应激状态和疾病状态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该略微调高,能量水平适当提高,以满足鱼类额外支出的、用于抵抗外来应激和病原体侵袭的能量需求。
养殖环境对配方的要求:1)养殖水环境中饵料生物丰富时有助于补充、发挥饲料的生产性能。在分析饲料配方效果时应该考虑到这一问题,以免因同一种配方在不同的养殖环境下出现不同的效果而不得其解。2)淡水鱼可以从水体中吸收许多矿物质离子。但是,淡水中的磷含量低,且可利用率也较低。因此,淡水鱼饲料中磷的补充应该要多一些。海水中的钙是饱和的,因此,海水鱼饲料中就不必同淡水鱼一样添加钙源。
实际上,水产养殖发展到现在,一些养殖历史悠久的鱼类其营养需求已经研究得非常清楚,在配方过程中可以直接拿来使用。目前,我国对一些水产养殖动物饲料中的营养需求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必须说明的是,这些规定只是最低标准,实际生产中可以在此基础上酌情添加。从1940 开始,美国科学院国家研究顾问团动物营养研究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Animal Nutrition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就制定了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并且,随着水产养殖各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营养需求的数据也在不断升级、不断更新。其中,斑点叉尾回、虹鳟等方面的资料非常详细,可供查阅参考。除上述来源外,鱼类的营养需求还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实践经验、实验结果以及他人的实践经验、实验结果。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饲料配方师,除了广泛积累各种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外,还应该熟悉各种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
养殖鱼类生长时,大量需求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一方面,它们是构成鱼体成分,另一方面,也是鱼体内功能物质或供给热能之需的物质。
作者:
我是钓鱼的
时间:
2009-2-1 23:04
蛋白质的最终吸收是以氨基酸的形式进行的。天然氨基酸多属于L 型,化学合成的氨基酸以DL居多,其生物活性与天然者并不完全相同。对于鱼类来说,有些氨基酸体内无法合成,只能通过饲料来提供,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氨酸鱼类的必需氨基酸有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缬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其中,赖氨酸有促进大脑发育、促进脂肪代谢、调节卵巢、防止细胞退化的功能。色氨酸能够促进胃液及胰液的产生。苯丙氨酸参与消除肾及膀胱功能的损耗。蛋氨酸参与组成血红蛋白、组织与血清,有促进脾脏、胰脏及淋巴的功能。苏氨酸有转变某些氨基酸达到平衡的功能。异亮氨酸参与胸腺、脾脏及垂体的调节以及代谢。亮氨酸用于平衡异亮氨酸。缬氨酸作用于卵巢等。组氨酸作用于代谢的调节。精氨酸能够增强抗应激能力,同时也是鱼精蛋白的组成成分。
按照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的不同,又可将饲料原料中所含蛋白质分为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和不完全蛋白质。完全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适合鱼体需要,不但能维持生命,而且能促进生长发育。动物性蛋白质及大豆蛋白质为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较齐全,但赖氨酸、蛋氨酸等含量不足或缺乏。此类蛋白质,只能维持生命,不能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植物性原料中的蛋白质大多属于此类,如米、面、马铃薯等所含的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则缺乏某种必需氨基酸或含量不足,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更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也不易消化吸收,是一类质次的蛋白质,如动物的肉、皮、蹄筋和植物中的玉米、豌豆等所含的蛋白质。很显然,动物性蛋白质质量比植物性蛋白质高。
脂肪对鱼类的主要生理功能有1)供给鱼类生长和机体运动所需的能量2)供给必需脂肪酸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4)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鱼类所摄取饲料中的油脂,只有在消化道中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才能被吸收利用。在油脂中,甘油酯通常约占95%以上,而在甘油酯分子中,脂肪酸约占94-96%。有一些脂肪酸在鱼体内无法合成,这些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鱼类的必需脂肪酸有亚油酸、亚麻酸。它们都是多不饱和脂肪酸。根据双键的位置及功能,可将多不饱和脂肪酸分为ω-6系列和ω-3系列。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属ω-6系列,亚麻酸、EPA(20碳五烯酸)、DAH(22碳六烯酸)属ω-3系列。一般根据鱼类对脂肪酸需求种类和量的不同将其分为淡水鱼型(虹鳟型和鲤鱼型),海水鱼型和罗非鱼型。罗非鱼型的鱼类只需要亚油酸,添加量一般为0.5-1%(占饲料重量);
作者:
我是钓鱼的
时间:
2009-2-1 23:05
虹鳟型只需要亚麻酸就可以合成EPA(20碳五烯酸)与DAH(22碳六烯酸),添加量一般为0.8-1%(占饲料重量);鲤鱼型需要亚油酸和亚麻酸,添加量一般为1%;海水鱼型必须添加EPA(20碳五烯酸)与DAH(22碳六烯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添加量一般为0.5-2%。对于鲤鱼型鱼类来说,豆油和玉米油中的脂肪酸就可以满足其必需脂肪酸的需求。
糖类作为供能的重要物质,为机体的各种生化反应提供能量。1克糖在体内氧化可以产生16.7千焦耳(4千卡)能量。糖类也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成分。例如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是细胞膜上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
鱼类对能量的需求有下述三个方面的特点:1)与家禽、家畜相比较,鱼类对饲料中能量的需求低。这主要是因为鱼类不必耗费能量来维持体温,蛋白质代谢带走的能量也少(鱼类蛋白质代谢所产生的含氮废物85%通过鳃以氨的形式排泄掉),鱼类受到的浮力与其体重大致相当,只要消耗少量的能量来维持其在水中的位置,所以,鱼类所需的能量比陆生动物少。2)与家禽、家畜不同,鱼类首先利用蛋白质和脂肪作为能量物质,其次才是碳水化合物。温水性鱼类对动物性饲料原料如鱼粉等的总能量利用率达到85%(主要来自蛋白质和脂肪),对豆粕等其他产油籽实的粕类为70%(部分来自碳水化合物),对未熟化玉米中总能的利用率只有20-50%,但是熟化后可以提高到50-70%。3)饲料中能量过高或过低都会较大地影响鱼类的健康。过高,在未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之前,鱼类容易产生饱感,结果会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如果是因为蛋白质摄入过多而导致的能量摄入过高,还会导致鱼体或内脏蓄积大量的脂肪。饲料中能量过低,饲料中的一部分蛋白质就会作为能源物质被消耗掉,而不是用来构建鱼体组织,因为能量和蛋白质在用来构建鱼体组织之前,应首先满足鱼体新陈代谢以及进行日常活动的能量需求。
鱼类除了需要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外,还需要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脂溶性维生素有A、D、E、K;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B1、B2、B6、B12、烟酸、叶酸、泛酸和生物素)、维生素C、肌醇和胆碱。许多维生素是辅酶的重要成分,有的则直接参与鱼体的生长和生殖活动,所以它们对维持鱼体的代谢过程和生理机能有着极其重要、且不能为其他营养物质所代替的作用。
作者:
我是钓鱼的
时间:
2009-2-1 23:07
值得提醒注意的是,尽管色氨酸为烟碱酸的前体物质,但是,色氨酸是体内非常重要、而且昂贵的物质,因此,尽量不要消耗色氨酸来生成烟碱酸。蛋氨酸和胆碱均可以提供甲基,但是蛋氨酸昂贵,故应该添加足量的胆碱为宜。另外,胆碱吸湿性强,会破坏其他维生素成分,故应该单独添加。
矿物质亦称无机物或灰分(即饲料在550摄氏度灼烧后的残渣)。矿物质是构成鱼体组织的重要成分,能促进鱼的骨骼和肌肉等组织的生长,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鱼类必需的矿物质按其需求量的大小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种。常量元素有钙、磷、镁、钠、钾、氯、硫。微量元素有铁、铜、锌、锰、碘、钴、硒等。
值得注意的是,硒为高毒性物质,应注意用量和饲料的均匀度,饲料中超过3-5ppm就有中毒的可能性。
事实上,鱼类对矿物质的需求很难确定。因为,鱼类会从水体中吸收钙、镁、铁、铜、锌、硒;钠、钾等。另外,各种元素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起协同作用的元素有:铁、铜、钴,它们在一起可促进红细胞的生长与成熟,硒与维生素E之间也起协同作用。起拮抗作用的元素有:钙与磷、锰、镁之间;磷与铁、镁、铜、锌之间;铁与镁之间。因此,饲料中矿物质的添加量还应该考虑到各种元素之间的比例。例如,在鲤鱼饲料中,钙磷比以1:2比较合适。当然,这种比例会随鱼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目前矿物质需求量研究得最为透彻鱼类有斑点叉尾回和鲑鳟鱼。
基本上,钙在淡水水体中的量足够淡水鱼的需求。钾、钠在饲料原料中含量丰富,一般也可以不用添加。
作者:
我是钓鱼的
时间:
2009-2-1 23:08
在确定了养殖鱼类的各种营养需求,熟悉了各种营养物质的功能以后,就可以就地取材来配置饲料。但是,在使用具体原材料配置饲料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不同原料中营养物质的含量。二是原材料的稳定性。二是不同原材料不仅营养物质的含量不同,而且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也不相同。三是,饲料原料在提供营养元素的同时,还会带来影响鱼类营养吸收的物质或破坏营养的物质。
因此,做配方应该充分地考虑到上述因子对饲料中营养素最终含量的影响,以免因考虑不周而导致它们实际上无法满足鱼类的需求。
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可查阅中国饲料数据库(2001年第12版)。
鱼饲料中经常使用的不稳定的原材料有脂肪和维生素。
脂肪是一种极易氧化的物质,经初步氧化后,便失去了其供给必需脂肪酸的作用,但仍可供给部分能源;若进一步氧化,就会产生醛,酮、酸等对鱼类有毒害作用的物质。结果引起鱼类生长减慢,成活率降低。因此,作为饲料中脂肪酸来源的油脂不能贮存过久,也不能贮存在高温和有阳光的场所,即使添加抗氧化剂也应该尽早使用。
常规条件下不稳定的维生素有:A(酸、碱、光、热、氧、微量元素以及酸败脂肪均能加速它的破坏,完全饲料中每月的失活率为5-10%);D基本同A,但是较不易氧化;E(完全饲料中可保存6个月,但是未经包膜者效价损失很大);K(饲料中每月损失5-20%);C(易氧化,高温、矿物质、碱中不稳定,室温贮存每月损失10%以上)。
常规条件下稳定的维生素有:B1(对高温和氧稳定,在酸性溶液中稳定,但是,在中性、碱性溶液中不稳定,遇到生鱼、生贝、氧化还原剂不稳定,每月效价减少1-2%);B2(对高温和氧稳定,可见光与紫外线下、碱性溶液中不稳定,遇到维生素C也不稳定,在饲料中很稳定);B6(同B1,但是与胆碱或矿物质共存时易分解,正常情况下相当稳定);B12(正常情况下相当稳定,遇到光、紫外线以及强酸、强碱、还原剂等就不稳定);烟酸(很稳定);叶酸(无稳定之忧);泛酸(一般都稳定,遇到高温、酸碱、金属盐类不稳定,易潮解,避免与空气接触,以免结块或硬化);生物素(一
作者:
我是钓鱼的
时间:
2009-2-1 23:10
般都稳定,遇到高温、矿物质不稳定);肌醇(无稳定之忧);胆碱(稳定,但吸湿性强,会破坏其他维生素)。
一般来说,维生素在被生产出来后,应该用不透空气的真空包装袋包装。在使用前贮存在低温处(有时达到冰点温度)。包装好的维生素最迟要在6个月之内用于配合饲料中。另外,饲料成品也应该保存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最迟要在3个月之内投喂掉。事实上,正是饲料中维生素的不稳定性决定了饲料的保质期一般不要超过3个月。
微量矿物质元素在饲料中的添加多是以硫酸盐的形式,其优点是溶解度好,杂质少,利用率高;缺点是容易导致氧化反应,造成脂溶性维生素效价的丧失,吸湿性强,易结块而导致混合不均匀。因此,不要将硫酸盐作为唯一的微量矿物质元素来源。
原材料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根据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获得。例如,与陆地动物相比,鱼类对糖的利用能力较低。未经加工的生淀粉很难被鱼类消化利用,一般消化率小于50%。生淀粉经加热处理(糊化)后成为糊化淀粉(α—淀粉),其利用率可大大提高,消化率在80%以上。同样,未经糊化处理的玉米,鱼类很难消化,经糊化处理后可提高消化率。
了解抗营养因子对饲料质量的影响非常重要,只有了解了抗营养因子对饲料质量的影响,才能确定一些原料在饲料中添加的上限,以免过多添加造成营养的破坏或对鱼类的生长造成危害。常见的天然抗营养因子包括:蛋白酶抑制因子、红血球凝集素、植酸、棉酚、环丙烯脂肪酸、硫葡萄糖苷、芥子酸、硫胺素酶和单宁(鞣酸)等。
除原材料对配方的影响外,制定配方时还应该考虑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的影响。目前的主要加工工艺有挤压熟化工艺工艺和普通造粒工艺,其结果是,生产出膨化饲料和颗粒料饲料(8-10%的水分)。
作者:
我是钓鱼的
时间:
2009-2-1 23:12
通过上述比较不难发现,膨化颗粒料中维生素的损失很大[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工条件下不稳定的维生素恰好与常规条件下的情况相反。脂溶性维生素在只有15-20%的损失率(色素的损失率与此相仿),但是水溶性维生素损失率高的可达40-87%,特别是泛酸和生物素]。如果添加酶制剂或微生物制剂,同样会出现很大的损失。基于此,除去应该在加工的过程中适当提高湿度,降低维生素的损失或干脆采用后喷涂工艺以外,还应该通过超量添加(维生素C除外,只能采取包膜等才会减少损失)、使用稳定的形态(例如硅或凝胶包膜的形式)等加以避免。一般来说,鱼饲料中维生素的添加量应该比需求量高出25-100%,但是,不能过高,过高一是增加饲料成本,二是达到一定的量之后,鱼体组织中的维生素含量已经达到饱和,多添也无法被吸收利用。
为了让鱼类在养殖过程中能够确实获得所需的营养,饲料中还应该添加一些添加剂。例如,1)为了提高饲料对鱼类的吸引力需要添加诱食剂(一些氨基酸如丙、甘、精、脯等氨基酸);2)为了防止饲料在保质期之内发霉需要添加防霉剂[丙酸钠、丙酸钙、二丁基羟基甲苯(BHT)、(1-2%)磷酸或(1-2%)乳酸、0.2-0.3%的山梨酸钾等以及复合的防霉制剂,主要是降低饲料的PH值,使之达到4.0-5.5,从而防止大多数霉菌的生长繁殖];3)为了防止油脂、维生素A、D、E、K、C、胡萝卜素以及叶黄素等物质氧化分解造成营养缺乏都需要添加抗氧化剂[常用的有乙氧喹、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维生素E、对特丁基苯二酚(TBHQ)、没食子酸丙酯(PG)、茶多酚等];4)为了提高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一般鱼类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要求至少在10分钟以上),降低粉尘率(要求低于4%)等需要添加黏合剂(化学合成的黏合剂,α-淀粉,小麦筋蛋白等)。5)为了提高消化率,需要加入一些酶制剂[纤维素酶、淀粉酶、植酸酶以及一些混合酶(如西安汉堡的新酶肽制剂等)],通过酶制剂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来增强鱼类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为了提高最终渔产品的质量,在配方设计时还应该添加一些物质,例如着色剂、免疫促进剂。着色剂可以改变鱼的肤色或肉色,提高渔产品的商业价值和竞争力。着色剂在虹鳟上使用较多,在鲶科鱼类上也可以使用。免疫促进剂是为了提高鱼类的抗病力,从而减少抗生素以及各种消毒剂的使用量,
作者:
我是钓鱼的
时间:
2009-2-1 23:13
最终使渔产品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的要求,提高渔产品的商业价值。
养殖环境质量的提高是整个养殖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目前,养殖环境的污染与饲料关系最大的就是氨氮的排泄和磷的排泄。饲料造成水环境富营养化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残饵中的营养、不能被消化的营养,消化吸收代谢后的物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环保饲料。一般来说,鱼饲料如果能够满足下述条件即可称为环保饲料:1)营养平衡,完全满足养殖对象的需求;2)消化率大于75%;3)饲料系数低;4)水中稳定性高;5)氮、磷排放量低;6)安全、卫生;7)使用的添加剂为绿色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中草药提取物,寡糖类物质等),禁止添加抗生素、激素等物质。从解决造成水环境富营养化的三个原因出发,配置环保饲料遵循的原则是:1)选择高消化率的原料,减少排泄物污染;2)强化营养,提高能量,减少投喂量;3)营养平衡,达到最佳生长水平;4)提高饲料适口性,减少浪费。
经历了2003-2004年饲料原材料价格巨大波动之后,水产饲料生产厂家应该从中吸取一定的教训。饲料配方中的原材料不应该仅限于常用的几种原材料,应该积极地寻找新的、有效的原材料作为常规原材料的替代物。因此,在配方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准备多个可以替换且基本等效的配方,以对付变幻莫测的原材料市场,最终稳定养殖者对自己饲料品牌的信心。
总之,只有在熟悉各种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养殖鱼类的种类、原材料的性质和加工工艺的特点,在满足饲料产品质量、渔产品质量以及环境质量的条件下,才会获得较为满意的配方;而且,要想始终保证配方的质量,还应该根据原材料的变化不断地进行配方的完善。
作者:
我是钓鱼的
时间:
2009-2-1 23:13
NS26 NS26 NS26 NS26
作者:
游钓天下@ZW
时间:
2009-2-1 23:48
读完此文 对鱼类饵料的配方有一定的认识 对今后饵料的配制 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
kadxz
时间:
2009-2-2 09:50
标题:
支持下
作者:
木易造船
时间:
2009-2-2 10:14
楼主辛苦了哈,支持下
作者:
lmt101
时间:
2009-2-2 17:43
楼主辛苦啦。
作者:
有鱼钓就好
时间:
2009-2-2 22:32
太专业了
作者:
钓鱼小子
时间:
2009-5-9 22:30
NS15
作者:
万事只须杯在手
时间:
2010-6-18 16:51
顶!
欢迎光临 西安钓鱼论坛 (http://bbs.xafish.com/)